| 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

开疆拓土,江山永固。这大概是历朝历代当朝者的毕生追求和夙愿。亲手打下大明王朝的平民皇帝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江山大业奠基之际,他便采纳了隐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修建了迄今为止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垣。这就是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始建于1370年。明朝初年,朱元璋欲建都长安。因此,西安城墙无论建筑规模、功能还是质量都属皇家标准,是地地道道的“国标”。
西安城墙是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横跨隋唐至现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整座城墙呈封闭的长方形。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千米。宽度大于高度的设计,使得城墙坚固如山,不仅可以人行,还可以跑车、操练,完全颠覆了墙的概念,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毫无争议地成为西安市辨识度最高的地标,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更是各国政要访华的首选之地。









城墙最初是用黄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而成,墙体坚固无比。之后,又在内、外壁及顶部砌青砖,显得更加厚重、威严。
古城墙原有城门四座,即长乐门(东)、永宁门(南)、安定门(西)、安远门(北),连接起来意即“长安永安”;设有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马道等一系列完整的军事设施。护城河、吊桥、翁城等形成的五级防御体系、射杀爬城敌人的密集型马面以及辅助城门的角楼,均可以科学、有效、完备地护卫着城池,体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技巧、精湛的建筑理念。








西安城墙自建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过无数个灾害及战火的洗礼,也曾创伤遍体,伤痕累累。幸运的是,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并得到及时修复,使城墙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穿过高大的城门,逐级踏上城墙,蔚蓝苍穹之下,绿树拥揽之中的城墙更显古朴、凝重、庄严。宽度大于高度,这哪里是墙,分明是演练场、休憩场。长长的场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墙体两侧彩灯高悬、旌旗猎猎。那鲜艳的旌旗使人一下便提振起了精神,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厮杀格斗的场景,耳畔呐喊声、助威声,声声不绝……
一串串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那是自行车的铃声。自行车,游览城墙自行车无疑是最佳之选。然而,出于自身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为了维护城墙的安全,不忍它遭受一点点损伤,我还是选择了步行。
一路行进,细细地观赏着城墙上的设施,敌楼、箭楼、正楼,无不透射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精湛高超的建筑工艺,再加上其所兼具的完善的军事功能,简直令人叹为观止;看似简单的马墙、垛口甚至每一块青砖都显示出了严谨、完备的施工流程和制度,直令今天的某些施工者汗颜。











虽然做足了功课,虽然拥有足够的信心,然而城墙太长了,最终没能如愿以脚丈量它的全长。准备出城时是位于北面的安远门,行程正好过半。此时,号称“古城第一门”的安远门前,工作人员正在筹备一场大型演出,这注定是一次古老与现代的对话。
走出城墙,一道祥云横跨护城河,仿佛为古老的城墙增加了一道空中防线,令人惊奇不已。
诚然,今天的城墙早已不再担负安邦护国的使命,但其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及其深深的寓意却是永载史册、不容忘却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