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
生活在海边,可以说大海就是我故乡,对海一直有着浓烈的情感。欣赏它容纳百川的浩瀚无边,享受融身于它时的凉爽舒适,喜欢吃它盛产的各类珍馐美味,忌惮于它时不时呈现出的惊涛骇浪,好奇于它湛蓝深邃的海底秘密……
据资料介绍,全世界由于狂风巨浪、海底礁石、战争以及其他事故造成的各类沉船,迄今为止仍静静地沉睡水下的高达百万艘之巨。其中,仅我国沿海水域的古沉船就有3000多艘。虽然成功打捞出水的寥寥无几,但其承载的丰富宝藏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此次博物馆与福州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碗礁一号”沉船及平潭水域出水瓷器展,为观者所讲述的正是神秘海底一艘沉船的故事,并使观者有幸欣赏到300多年前来自景德镇的精美瓷器。
渔民们经常出入的福建平潭海域的一座礁石附近,时不时地会有一些瓷碗被打捞出海。随着瓷碗数量的逐渐增多,索性,渔民们将这里称作“碗礁”。哪来的碗?会不会有沉船呢?
果然,人们发现了一艘沉船。这是一艘距今300多年,清朝中期的商船。虽然无法得见商船当年的威武雄姿,但船舱中码放整齐的各式瓷器着实令人惊喜不已,叹为观止。
共计17000件瓷器,含瓶、盘、碗、杯、罐等日用及观赏器,全部来自于瓷都景德镇。这个以帝王年号命名的小镇出产的瓷器以其独特多样的造型,形象逼真的花卉、人物、动物纹饰以及丰富多彩的胎釉等声名远播,自1000多年前就是行销海内外的畅销品,而清中期正是它的鼎盛期。随着时光荏苒,这些瓷器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幸留存下来的早已是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海丝遗珍”——海上丝绸之路遗留下来的珍宝。眼前众多的精美瓷器件件珍贵,宛如一座古代景德镇瓷器博物馆。今日得见,幸运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