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2019-09-25 19:50:00)
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峡谷中,滔滔不绝的黄河一路咆哮、汹涌奔腾;壶口边,飞泻而下的河水撞击谷底形成的水雾恰如巨壶水沸喷薄而出的水汽,朦胧氤氲、一团一团,腾升而起,直入空中;基岩上,不被壶口束缚的河水又随地势自然形成了无数个高低错落的小瀑布,俨然一座庞大的瀑布群,又如滩涂上流淌的溪水,活脱跳跃;河岸上,陕北老乡头上洁白的羊肚毛巾、鲜红艳丽的花布被面,还有那头被浓妆艳抹、随时粉墨登场的小毛驴……这一切的一切都强烈地吸引着我,震撼着我,使我忘乎所以地、几乎身不由己地徜徉在河岸边,久久地,不愿离去。有时,竟孩子般、有些不自量力地奔跑起来,欲与奔流的河水比试一番。但那如脱缰野马般的流水岂是人力所能企及?随着夜幕渐渐降临,壶口瀑布的怒吼咆哮之声更显突兀,震耳欲聋、振聋发聩,直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行走着、奔跑着,情不自禁地哼唱着那首熟悉的劲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对,这首老歌,经典老歌,就是《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抗战时期。年轻的诗人光未然在转战途中,来到了黄河壶口瀑布一带,亲眼目睹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击鏖战的场景,亲耳聆听了悠扬、高亢的船工号子,有感而发,创作出了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诗朗诵《黄河吟》,并在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朗诵了作品。作品中,诗人所描述的黄河呼啸奔腾的壮观场景引起作曲家冼星海的共鸣,不禁乐思如潮、旋律浑然天成,在简陋的窑洞里,抱病连续创作,仅用六天时间便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作曲。

《黄河大合唱》在全民抗战的时代背景下,以滚滚东流、奔腾不息的黄河,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气魄和英雄气概。歌曲中“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词句简朴有力、乐曲气势磅礴,一经传唱,极大鼓舞了全民族的气势,提高了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成为了进军的号角、战歌,更是时代的经典、抗战时期的音乐史诗。整部作品在延安首演时,观众席中的毛主席激动地从座椅中站立起来,连声说了三个“好!”。

终于,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已成立70周年。时代经典《黄河大合唱》自问世至今依然传唱不衰。机关、团体、工厂、学校等等,《黄河大合唱》是集会、庆典上的必演节目,是气势高涨、提振精神的灵魂乐章。

夜幕中,壶口瀑布旁边的峭壁上黄河大合唱五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山谷中,窑洞、铜钟、大鼓、照明灯组……人们以自然山景作为表演布景,以河岸巨岩为舞台,呼啸奔腾的黄河既是主唱,又是伴唱;既是主旋律又是间奏。这样的一场现场中的现场、身临其境的真实版大型表演该是何等的大气、何等的豪迈、何等的气概?

很遗憾, 没能亲眼目睹那大气、豪迈的表演。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已经身临其境,真正用心感受到了黄河的大气磅礴、奔腾不息,岂止观众,是参与表演的一份子也说不定呢。

一位网友看到前篇博文图片中那头憨态可掬的小毛驴,惊异地留言:哈,那头小毛驴,还在?不知道是几年之前,网友驻足于那里,看到毛驴至今仍感亲切。

当然,令人感到亲切的还有很多很多,色彩抢眼的黄土高坡、隆隆怒吼的黄河水、腾升而起的瀑布水雾、陕北农民的羊白肚毛巾、热烈浓艳的花被面、甚至黄河大合唱五个大字等等,如一个个不朽的音符,用各自的精彩、奋斗甚至生命,共同谱写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堪称民族大合唱、胜利大合唱。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陕西自由行(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