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仙山风景区内,不仅有金碧辉煌、规模恢弘的建筑群落,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还拥有着堪称国内甚至世界之最的稀世奇珍。“树化玉”即是其中之一。
展馆门前的广场上,几十株树干静静地矗立着。乍一眼看上去,它们与我们所常见的普通树干毫无二致,表面有树皮。但稍加仔细,会看到岩浆。经过打磨抛光后,内部有玉石的成分。换句话说,这些树木已经被玉化了,它们已经不再是木头了,是地地道道的玉石。这些被玉化了的树木就是树化玉。它们是纯天然的,不可再生的。在我国,只有新疆地区发现过相似玉石,但其玉化程度及水头等成色远远不够。这里的树化玉完全采自缅甸,跋山涉水、漂洋过海至此地安家。近年来,由于缅甸也遭遇资源枯竭的危机,相关矿脉已被政府停止开采并永久封存。因此,眼前所见的树化玉更显珍贵。
展馆内收藏缅甸树化玉共2000多吨,是国内最大树化玉展馆。那么树化玉是怎么形成的呢?园区导游的讲解给出了完整的答案。
众所周知,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并不是一成不变、静止不动的,无论地表还是地下,每时每刻都在剧烈地运动着。在这种地壳运动的过程中,树木经过燃烧、碳化被深深地埋于地下,当遭遇火山爆发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的火山岩浆会不断侵入树体。在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条件下,至少经过1.7亿年,形成了树木化石,即树化玉。
树化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石和玉髓,是纯粹的玉石,宝石级矿物,以通透、镂空的玉化程度较高,其中有孔洞或虫化石的级别最高。一块大型树化玉,通体镂空,遍布50多条虫化石,被定为镇馆之宝。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游人纷纷驻足观赏,啧啧称奇。
除了树化玉,展馆内还藏有数量众多的缅甸水白玉,一尊尊雕像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大型岫玉山子雕塑、原石矿洞、安徽歙县端砚等,其体量之庞大、造型之新奇美观、工艺之高超精湛都令人眼界大开、惊诧不已。
然而,回眸展厅,最摄人魂魄的还是主角树化玉。它们大小不同,姿态各异,色彩多样,却来自同一片疆域,甚至同一个时刻,1.7亿年前。
人们常说,“十年修得共船度,百年修得共枕眠”。经过了电光火石、烈焰雄浆的淬炼与洗礼,忍受着1.7亿年的孤独与寂寞,终于重见天日,又远渡重洋今日得以亲见甚至抚摸,这是怎样的幸运和缘分啊?1.7亿年的修行何止魂牵梦绕?
传说中,三仙山是神话渊源。三仙山风景区则是将神话变为现实的地方。在三仙山,树化玉1.7亿年的穿越之旅,与幸运的游人有了这神奇的相遇,又有谁能不说神话真的变成了现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