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中国女人,准确地说,应该是特指汉族女人来说,大概没有哪一件衣服像旗袍那样,会令她们如此心仪、追捧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春夏秋冬,不计幼老,旗袍有着不同的美。自上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可谓旗袍的鼎盛时期。旗袍的色彩花纹可看出女人婚否;旗袍的款式搭配可区分出女人摩登与否;旗袍的面料质地则一眼便可看出衣者的家境殷实程度。
然而,旗袍真正打动人心,摄人灵魂的应是它的造型。高领、窄肩、细腰、长摆,单单挂在那里就活脱脱一个尤物,穿上它,无论谁人,只要腰身合适,立刻便会将女人婀娜曼妙的曲线勾勒得玲珑剔透,娇柔妩媚顿生。
旗袍为什么会有如此非凡的魅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魔力呢?博物馆联手上海历史博物馆以及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一同承办的《衣袭华美——上海百年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览,通过几十件旗袍以及近百幅珍贵的老照片为观者展示了海派旗袍的起源、演变和传承的历史。
旗袍,顾名思义,是指满族旗人的袍装,但又脱胎于此。众所周知,上世纪初,亦即民国初年,上海是当时国际著名的大都会,是流光溢彩、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正值新旧社会的更替变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再加上异域风潮的冲击,人们的着装,尤其旗袍,其花样不断翻新、变化。正如展览前言所介绍,谱写出东方女性的时尚神话,见证了百年海派文化的荣辱兴衰,成为专属于东方女性的文化符号。
一件件展品,无论造型、面料、剪裁、缝纫、刺绣等,都透露出别致、精巧、细腻、奢华、考究。惊艳之至,华美之至。
再看看老照片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她们身着华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随身的配饰就算是在近百年后的今天,也依然被潮人追求热捧,其奢华与时尚足见一斑。难怪其历经百年依然不衰。
几年前,一部电影《花样年华》的上映,女主角一个镜头一件美艳的旗袍,又将旗袍引领出一个新的时尚,独领风骚的旗袍以及独属于旗袍的万千风韵,重新勾起了女人心底那种对唯美的渴求,亦或是一种怀旧情结。因此即便是百多年以后,无论大街小巷,如果你细细观察,总能看到身着旗袍的纤纤绰影。
这就是旗袍的前世今生。
是遗风未尽的时尚。
并将引领未来服饰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