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

(2017-09-11 17:22:04)
标签:

杂谈

历史

旅游

情感

文化

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

    车子在祁连山脚下欢快地行驶着。天气好极了。从未见过天空是那样的湛蓝,像初生婴儿的眼睛,又像深不可测的水底,更像高贵诱人的宝石,又都不像。洁白的云朵也好像被天空的蓝吸引着,就那样随意地悬着、飘着。
    绿草茵茵的山腰出现了一座金顶白塔,白塔下面,五彩经幡在随风飘扬。很快,路边一个高大建筑闯入眼帘,建筑前方,几个卫士手持器械,威严站立,宛如中世纪的欧洲勇士与他们的城堡。建筑物上方,峨堡二字清晰可见。这就是峨堡,一座历史感厚重的古城。
   峨堡,音同蒙语“俄博”、“敖包”,意为祭神的石垒,原意为路标,引申为路神,有祈祷“峨堡”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的
意思。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启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正是经过重镇峨堡。
    盛唐、北宋年间,随着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命脉的确立与巩固,峨堡已成为丝绸之路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无数商贾云集此地,将中国内地的丝绸、茶叶、瓷器、羊毛售往西域各国,又将西域的胡麻、宝石、玻璃、琉璃带回国内,同时带回来的还有西域的杂耍、歌舞、乐器。操着不同语音的商贾们在峨堡休憩、加水、补给,以便日后各奔东西。一时间,峨堡街头饭庄酒肆客栈灯火通明,宾客盈门,生意兴隆,繁华似京城。至元代,终建城池,峨堡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通商口岸。
    解放前夕,王震将军率部路过此地,并留下佳句,峨堡更成为军事重地。
    信步峨堡古城,国道上往来车辆川流不息,街道两旁商家云集,虽不似大都市般繁华,童话般小城镇的安逸也令人羡煞。商人、骆驼、驼队、城堡等等街头雕塑更是让人想起了那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张骞、霍去病、弘化公主、年羹尧、林则徐、范长江、王震……虽然他们的身影早已远去,但是他们留下的脚印却是坚实的,使得峨堡的历史足够厚重。
     早已远去的还有那阵阵驼铃之声,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笛声;骆驼也更换了角色,它们不再肩人驮物,而只供游人观赏拍照……唯一不变的是古城峨堡,依旧像曾经护卫东进西出的商贾们那样,保佑着往来的八方游客平安吉祥。
     
     
    
   

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路神峨堡——西北大环行(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