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要景点是青海湖。从西宁出发,驾车行驶约100公里,公路一侧出现一个景区——日月山。由于旅途顺利,时间充裕,一行人决定短暂停留。
进入景区,漫山遍野绿草依依,各色经幡随风摇曳。身着藏服的藏民牵着牦牛、骏马,吸引着游人驻足拍照。
远处的山坡上,依稀可见两座亭子、雕塑以及毡房等建筑。
整个景区虽然不大,在青海省却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同时,日月山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地理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且还有着凄婉感人的美丽传说。
历史上,日月山是进入藏区的咽喉要道,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线。
地理上,同属祁连山脉,长达90公里的日月山,横亘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处,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气候分割成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地域分成了游牧区与农耕区。在藏语及蒙古语的称谓中,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行至此地时,思乡心切,掏出宝镜不慎失手,镜子碎成两半。一半落在西面,映出落日,另一半落在东面,映出初升的月亮。从此,人们便将此山叫做日月山,并修筑日月二亭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