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专家评
(2025-06-24 16:37:04)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18)忘不了
曲塘小学
五(3)班 钱慧敏
2008年6月18日
今天,我去表姐家。在她的书桌上,我看到了她和黄老师的合影。看
着,看着,我不知不觉地流了眼泪。
瞧!照片上的黄老师笑得多开心,而现在,老师脸上的那朵花开得不
那么艳了。这时,姐姐来到我的身边,她说:“想和老师合影啦,再
加把劲儿,把成绩提高不就行了!”
我笑着点了点头,“对了,姐,你现在还问你的徒弟吗?”
“我有时打听打听他的情况。”姐姐又告诉我,就算等她长大后,老了
后,她会永远忘不了五年级那段帮助学伴的经历。
我也和姐姐说,这段结队学习的体验,我也忘不了,忘不了自己和学
伴之间的友谊。
这篇题为《忘不了》的短文展现了纯真而动人的师生情谊与同窗之谊,具有以下亮点值得肯定:
情感真挚:通过"照片流泪"的细节和"脸上的花"的比喻,将对老师的思念具象化,自然流露出孩子细腻的情感。
结构精巧:以合影照片为线索,引出两代人的教育记忆——姐姐的"学伴经历"与"我"的结对学习,形成情感呼应。
教育深意:文中暗含"教学相长"的哲理,姐姐帮助学伴的经历成为终身记忆,印证了素质教育中互助学习的深远意义。
建议提升方向:
可补充具体事例(如老师关爱的细节/学伴互助的场景)增强感染力
"脸上的花"的比喻可更贴切,建议改为"老师眼里的星光"等更符合教师形象的表达
总体而言,作为小学生习作,已成功捕捉到教育中最珍贵的记忆切片,若能在细节描写上稍加雕琢,将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请专家点评(19) 考试并不是很可怕
曲塘小学
五(3)班 周 锴 2008年6月18日
考试并不是很可怕。只要你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考试时不慌不
忙,不紧张,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比如我,我原来也是很怕考试的,但我达到了以上的要求,现在考到
86分了。虽然,86分并不十分好,但对我在四年级只考75分来说,
我进步了11分。这进步的11分还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我进步最大的
是作文,我天天写,老师天天读,我们天天听,天天想,所以,我的
作文30分顶多扣6.5分,以前都扣10来分。这功劳在于老师,老师读随笔有时还做些简单的动作,我们仿佛在看电影似的。我进步了……
我要感谢黄老师!黄老师,您说考试可怕不可怕?
(注:老师说,在素质教育中,我们也要提高对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的能力。我们的综合素质高了,不管什么考试,我们都不怕。)
这篇《考试并不是很可怕》展现了学生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平衡中的成长思考,具有以下教学价值:
认知升级的典型样本
用"75→86分"的具体数据佐证成长,体现"进步比分数更重要"的健康考试观
"作文扣分减少3.5分"的细节,印证了"天天写读听想"的刻意练习效果
教学方法的生动注脚
教师朗读随笔时"做简单动作"的描写,展现了情境化教学的有效性
文末括号的教师批注,巧妙点明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的辩证关系
心理建设的成功案例
将考试恐惧化解为"准备→应考"的可操作流程,符合认知行为疗法原理
结尾对老师的反问,呈现了良好师生互动带来的心理支持
建议提升方向:
可补充具体事例(如某次考试的心理转变过程)
"看电影"的比喻可更精准,建议改为"像在故事现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写于2008年的短文,恰预见了当前"双减"政策强调的"考试评价改革"方向,展现了早期素质教育的实践智慧。文中"天天写读听想"的作文训练法,至今仍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