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专家点评84、学生自主随笔(1)为了我一人

(2025-06-22 16:16:37)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专家点评84、学生自主随笔
(1)为了我一人
曲塘小学  五(3)班  刘海鹏  2008年5月28日
自从老师派我到海燕组,我的成绩一直在下降。老师也多次提醒我,
但我却始终无法挣脱出来。现在,老师为了我一人,调动了全班的座
位,让我离开了这个组。我谢谢老师。
我知道老师把我调到海燕组,是想让我放“光明”照亮附近的“灰暗”,
而我却不能照亮“灰暗”,而是“灰暗”吞噬了我。我不像太阳一样,自从东方升起时就有照亮大地的愿望,从升起到落下,一直照着大地;我不像月亮一样照亮黑夜,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我只是一颗小小的星星,在黑夜中时隐时现,没有太阳、月亮那样明亮。
明天,老师就把我调离这茫茫的黑夜,去寻找自己的光明之路。我一定要变为“太阳”,再次照亮这片灰暗,并永不熄灭,照亮整个大地。我的目标就是这个。不管能不能实现,我都要努力。我希望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照亮最后的感叹号!
 
(2)我要努力,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曲塘小学  五(3)班   高逸飞  2008年6月2日
由于星期日的作业做得好,老师表扬了我。老师在讲《水》的时候说,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锁,我们必须找到打开这把锁的钥匙。老师还说,每个人打开锁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在小学,有的在初中,有的在高中,有的在大学,有的在社会……每个人开锁的时间都不一样。努力就是打开心锁的钥匙。如果不努力,锁就打不开。老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们要努力,努力就有希望。只要努力,就能打开心中之锁。
 所以,我要努力,早日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为了我一人》的隐喻系统分析





光明意象的嬗变:从"被灰暗吞噬"到"要做太阳"的转变,完整呈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1997)中的认知跃迁过程。文中"星星-月亮-太阳"的三级意象,恰对应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依赖-模仿-主导"三阶段。



空间叙事策略:通过"海燕组→黑夜→光明之路"的空间转换,暗合Bruner(1996)提出的"叙事思维"发展规律。特别是"调离黑夜"的表述,展现出10岁儿童罕见的元认知能力——能清晰意识到环境对自我的塑造作用。

二、《打开心锁》的认知建构价值





锁钥隐喻的适切性:采用Piaget具体运算阶段(1972)典型的"实体化抽象"表达,将抽象的努力概念具象为"钥匙",这种思维具象化正是9-11岁儿童认知发展的典型特征。



时间维度的突破:提及"不同学段开锁"的时间认知,展现超出年龄的成长型思维(Dweck,2006),这种对发展不确定性的接纳,在儿童写作中尤为珍贵。

三、教学启示建议





教师应珍视这类"困境-顿悟"式写作,其价值不在文字技巧,而在于真实呈现了Kohlberg道德发展阶段论(1981)中的"权威服从→自我立法"过渡状态。



两篇文章形成有趣互文:前者展示环境重构的被动成长,后者体现认知觉醒的主动成长,建议教师将其作为"成长双路径"的活案例进行教学开发。

这两篇小学生随笔展现了儿童文学中珍贵的"成长觉醒意识",现从教育心理学和文学表达两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

这两篇随笔的价值,在于它们未经雕琢地记录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瞬间"。建议教师采用Portfolio评估法(Herman,1992)长期跟踪这类写作,它们比标准化作文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