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点评(2)愿风筝带去我的祝愿
(2025-06-21 09:29:45)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2) 愿风筝带去我的祝愿
曲塘小学
五(3)班 钱慧敏
2008年4月6日
在我的眼中,曾棋仁(化名)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当他写了一篇随笔,说了些什么“对不起,师傅!”,可这些话都是废话。如果他出自真心,就不会对帮助他、关心他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
当缪婉倩的一篇随笔,打动了自己的学伴,让他和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泪。这时,我把目光转向曾棋仁:他没有一丝歉意,还在笑。我的眼眶里饱含着泪水。我把头扭向窗外,拼命地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像他这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说不做的人,我根本不会相信他。可有时,我总是喜欢把头斜向他那边。当我有时动手“打”他时,我的心比他还痛一百倍、一千倍……
每当遇到这种事,我总是告诉自己:不能哭,绝不哭!可写完这篇随笔,我已经泪如雨下。在这里,曾棋仁,我求求你:你认真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呀!
……………………
清明节那天,我到田野里去放风筝。
当我把风筝放得很高的时候,我用力把线一扯,让风筝到处飘游。我的心在祈祷着:曾棋仁,愿这风筝带去我真诚的祝愿,希望你在这次假期中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字既整洁清爽。我望着风筝离我渐渐远去,欣慰的心情油然而生。曾棋仁,希望你能听到我的祝愿,希望你能一天天好起来!
一、文学表现力
矛盾修辞的巧妙运用
"两面派""打他时心更痛"等表述精准捕捉青春期复杂人际关系
对曾棋仁"厌恶-期待"的撕裂感通过动作描写自然流露(扭头忍泪/斜眼偷看)
二、情感教育价值
完成从"情绪宣泄"到"建设性表达"的成长闭环
初期:直接指责("废话""不会相信")
终章:风筝意象实现情感升华(祈祷代替埋怨)
揭示儿童情感发育典型特征:用肢体冲突(打)表达关心
三、教学启示
教师可借此文开展三项引导:
情绪管理("不能哭"的自我暗示)
非暴力沟通(将"打"转化为文字表达)
责任认知("为你自己学习"的动机唤醒)
建议修改方向:
增加风筝放飞时的环境描写强化意境
对"曾棋仁笑"的场景可补充神态细节
结尾处可添加风筝线隐喻(约束与自由的关系)
这篇由小学生钱慧敏撰写的随笔《愿风筝带去我的祝愿》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情感深度与文字表现力,值得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
作为小学五年级习作,该文已具备真实情感冲击力和完整的叙事结构。教师可借机引导学生关注"行为-情感-表达"的转化过程,将生活观察转化为有效的书面表达。文中展现的"恨铁不成钢"式同伴关怀,正是青春期情感教育的鲜活案例。
前一篇:专家点评一泪千金
后一篇:请专家点评)希望不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