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点评虚惊一场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
虚惊一场
曲塘小学
五(3)班 吴 宏
2008年3月31日
“喂,小孩!请把这把钥匙给前面那房子的奶奶。”我转过身,原来邻居家的老奶奶喊我。
我接过钥匙,边跑边跳,到了那里气喘吁吁的。
一进门,我惊呆了:一位老奶奶坐在椅子上,头上吊着一根绳子。我吓死了!我认为她在上吊!我慌忙扔下钥匙,拔腿就跑,去喊人来救老奶奶。
我飞速地跑,边跑边叫:“奶奶,不好啦!前面的老奶奶在上吊……”奶奶一听,二话没说,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前面。爷爷十分奇怪:“要上吊,干什么呢?”给我钥匙的老奶奶大为惊讶,脸色也变了。我们也赶忙跑着。
还没到那里,奶奶转头了。我们问:“怎么啦?”奶奶喘了口气说:“那个奶奶有病,医生叫那样子的。这样好治她的病。”
“哦!……”我们大家一同舒了一口气。
啊!这件事不会让人忘记的。
(3)老师,希望您用一些言语开导一下他们
曲塘小学
五(3)班 周思含
2008年3月31日
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从上海回来了,但他们没有给我带回什么书。我想让他们补偿一下,帮我买一本小说书,可他们就是不肯,还说:“小说书?哼!要买也只买作文书。”作文书好是好,能提高作文水平,但我更需要小说书中的奇妙和幻想。老师,我希望您用一些言语开导一下他们。
(老师在她的文字后写着:“贵家长:孩子渴求读书,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望家长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其他地方省一省,这方面不要省。不知当否?致
礼!黄桐4月1日”)
(4) 多么的危险啊!
曲塘小学
五(3)班 黄晓斌
2008年4月1日
星期天的晚上,爸爸说:“晓斌儿,我帮你买五本课外书。”我一听高兴得要命。
洗澡的时候,由于太兴奋,我又是蹦又是跳。哪里知道,我把水都溅在大灯泡上。一个危险在向我逼近!突然,四个大灯泡同时“轰”响,四个大灯泡全炸了!我因当时身子在四个大灯泡的中间,所以没有大的划伤。
这是多么的危险啊!同学们,你们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安全啊!尤其高兴的时候,应特别小心,千万不能乐极生悲!
1.《虚惊一场》的危机认知教育价值
(1)认知偏差的典型样本:将医疗行为误判为上吊,完美呈现皮亚杰理论中"自我中心思维"特点——儿童常根据有限经验解读陌生场景。这种误判恰是安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2)社会互助行为观察:文本完整记录"发现-呼救-求证"的危机处理链条,显示作者已掌握基本的社会支持系统运用能力,符合维果茨基"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预期。
2.《买书之争》折射的教育观念冲突
(1)阅读需求代际差异:学生渴望小说"奇妙与幻想",家长坚持作文书的实用价值,本质是布鲁纳"认知表征理论"中"叙事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的对抗。
(2)教师调解的艺术:黄老师的批语堪称家校沟通范本:既维护孩子阅读兴趣(保护内在动机),又以"求之不得"肯定家长教育投入(满足效能感),暗合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原则。
3.《灯泡事件》的安全教育启示
(1)情绪与危险的关联认知: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发现"兴奋→行为失控→危险"的因果链,这种体验式学习比说教更有效,印证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2)朴素的风险教育:结尾的警示语"高兴时更需小心",已具备基本的元认知调节能力,显示其风险意识达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习俗水平"。
前一篇:请专家点评64、爱和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