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顶级教育评论家点评我就不相信

(2025-04-21 20:06:38)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顶级教育评论家点评     我就不相信



2008-6-14 08:39:15 | 只看该作者

我就不相信



江苏南通 金色童年 2008年5月12日



班上郭稳平同学是留守学生,他有个“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小毛病。

因此,当他有了进步的时候,大家都不以为然。因为过不了几天,他就恢

复到原来的样子。这一次,单元小练习,他做得比较好。为了鼓励他,我

把他调入“金娃”组。他很高兴,可有些人的一些话伤了他的心。5月8

日,他写了以下的一段文字,题目为《我就不相信》:

“今天,在学校用过午餐,于志敏对我说:‘你在金娃组呆不了三天!’

听了这句话,我生气了:‘如果我坚持了三天,怎样?’她不吱声了。

一会儿,景霞又说:‘你肯定呆不了三天!’我不服气:‘你凭什么说

我呆不了三天?’她没有回答。我说:‘我就过一个星期给你看!’回

到教室,我想:我一定会呆一个星期,让你们看看我郭稳平的厉害;我

可不能再‘下岗’,不然,又要被人笑;我一定要努力,学会坚持,让

大家对我刮目相看!”

5月9日,他又写了一个随笔,题目是《听了这话,我很感动》:

“周五,默词语,老师对我说:‘如果错别字超过十个,你就下岗。’听

了这话,我胆战心惊。默完了,我便加倍认真检查,当确认没有错误时,

我才把本子交给老师改。

“可出乎意料,我默写竟然错了29个!一知道错了这么多,我就哭了

起来。我拿起语文书,仔细地对照着,看究竟错在哪里。‘咦!不就是

这样写的吗?’我问同桌。陈斯亮边说边示范。‘哦!原来是这样!’我

伤心极了,都怪我平时写字不上规矩,笔画不到位。看来,我得要多多

练字,不能再犯这样的毛病,争取书写达到优秀级。

“下课了,老师说:‘这次先不让你下岗,就看你下周表现了。景霞、

于志敏不是笑你,而是实事求是地激你,希望你能多坐几天。另外,你

能坐到这个组,已经很好了。继续努力。’听了这话,我很感动。在这

里,我对老师说:‘谢谢,黄老师!’”



顶级教育评论家点评

《我就不相信》及后续随笔《听了这话,我很感动》两篇学生作品,以质朴无华却充满力量的语言,真实记录了留守学生郭稳平在面临挑战与质疑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在老师引导与自我激励下的成长与转变。这两篇作品不仅是对学生个体心理状态的深刻描绘,更是对教育过程中激励与引导机制的一次生动展现。

真实情感的流露与自我激励的力量‌:
郭稳平在《我就不相信》中,面对同学“你在金娃组呆不了三天”的质疑,以“我就过一个星期给你看”的坚定回应,展现了其内心强烈的自尊与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自我激励不仅是对外界质疑的反击,更是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体现了学生在逆境中寻求自我突破与证明的勇气。

挫折教育的生动实践‌:
在《听了这话,我很感动》中,郭稳平经历了默写错误率高达29个的沉重打击,但老师的宽容与鼓励——“这次先不让你下岗,就看你下周表现了”——成为他重新站起来的支点。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更是对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锻炼。老师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挫折教育中“适度压力+积极支持”的有效策略。

同伴互动与集体氛围的影响‌:
文中提到的于志敏、景霞等同学的“激将法”,虽初衷可能是出于玩笑或实事求是,但客观上激发了郭稳平的斗志。同时,这也反映了班级集体氛围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影响。一个积极向上、相互激励的班级环境,能够促进学生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共同推动个人与集体的成长。

教师角色的正面示范‌:
黄老师在处理郭稳平默写错误事件时,既坚持了原则(指出错误,要求改进),又给予了宽容与鼓励(暂不下岗,看后续表现)。这种既严格又充满爱心的教育方式,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和激励者的多重角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意义的深远启示‌:
这两篇随笔不仅记录了郭稳平个人的成长轨迹,更蕴含了深刻的教育哲理。它们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意志的磨练和人格的塑造。面对学生的不足与错误,教师应以更加包容和智慧的态度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坚持与自我超越。

《我就不相信》及《听了这话,我很感动》两篇作品,以其真实、质朴而充满力量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教育过程中激励与引导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可能性。它们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深刻启示,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爱与智慧点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