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教育家泰斗点评难得的一些随笔《谈话》
(2025-04-20 16:47:26)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中国顶级教育家泰斗点评难得的一些随笔
纪念知青下放四十二周年
双休日,一个孩子和我的谈话
我家的羊生小羊喽!又在河边放下了一只漂流瓶
大人们把“命令”当成什么了
08-4-28 14:06:09
纪念知青下放四十二周年
江苏南通 金色童年
四十二年前,我虚年十七岁,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在广阔天地里,我经受了种种磨练。这近十年的“苦难大学”,是我人生中最有价值的学习。往事成过去,我已经将这十年的功底化为自己努力工作的源泉,已将那十年的汗水和泪水化成了《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现将双休日学生写的几个随笔贴上来,作为对下放四十二周年的一种纪念。
双休日,一个孩子和我的谈话
金色童年
周一,我看到王涵同学的随笔,她是在和我谈话呢!
她先谈《让所有人开心》:
“五(3)班是一个令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班级。这里有一个闪着金光、具有童趣的金色童年老师。他创造了《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让我们的童年也变成了金色。
我希望全班同学加把劲,在最后的日子里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最好为我们、还有黄老师及他的金色童年画出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让所有人开心。”
接着她讲:“老师,我觉得那书还是由您亲自编著好。我们当然很愿意帮您,可我们的思想赶不上您,无法写出您那样强烈的感情。老师,您一定能行!我想出的书的名字是《孩子心灵的蓝天》。”
她还说《我不想长大》:
“谁都会长大,都会成人。可我不想。孩子永远是好的。长大了,一都变的复杂起来,不像那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可以尽情地玩,不用考虑什么事件。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长大?望着幼儿园里那些小孩子,既羡慕,又嫉妒。然而,我又是想长大的。长大后,就可以回报他人了。
但烦心事一定很多。大了,太多的事等着去做。恋爱的生涯,我不喜欢!可我永远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我会不停地长,一岁、十岁、五十岁……我不想长大。青春的色彩,儿童的快乐。我不想长大。”
后来,又和我说起悄悄话:“黄老师,希望您看了这些话不要生气。长大也很好。我会每天开开心心的。小时侯,只是一个回忆。大了,要自豪。不过,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了。我长大了一点,二十、三十、四十,离我看似远,但一眨眼就过去了。长大,不长大,无所谓。
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什么?战争?吃饭?睡觉?玩?建设国家?……”
我在她的本子上写道:“我认为,人活在世上应该是让别人活得更好。”
课上,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做了回答。海燕组是“建设祖国”,雏鹰组的意见倾向“奉献社会”,火箭组的答案是“造福人类”,金娃组的结果是“探索与创新”。也有两个人说,人活着是为了自己。我问大家:“同意这个观点的人举手。”在大家的小手都没有举起来的时候,我举了手。我说:“只有保证自己活着,才能更好地为别人、为社会、为人类,才可能去探索,去创新。在这个前提下,我同意。否则,我反对!”
我相信,今天王涵同学的收获不会少。
学生生活随笔
我家的羊生小羊喽!
曲塘小学 五(3)班 许 颖
2008年4月26日
中午,我正聚精会神地做作业。突然,我听见有一种人睡觉时打鼾的声音。当时,我没在意。可是,这声音实在太大了。烦得我不好一心一意地作业。我便起了身,到处找,都找不到睡觉的人。我想,是不是我家的羊要生了?
我飞快地跑到羊窝。一看,果然,母羊在生小羊。母羊把自己弄在地上,嘴里哼个不停,“屁股”里就出来了一只小羊。那小羊浑身湿漉漉的。奶奶把小羊抱到母羊身边。母羊就用嘴把小羊身上的水全都弄干,让小羊舒服一些。
要生第二只小羊了。母羊不知怎么的,它非常听我的话。我叫它再加把劲,它就用力挣一下;我再叫,它使劲。连续好几次,它把小羊给生出来了。母羊同样把小羊身上弄干。我觉得奇怪,第二只小羊一生下来就会叫,而且,叫声特别像蚊子,低低的,细细的,尖尖的,好
玩极了。
我家的羊生小羊喽!
学生生活随笔
又在河边放下了一只漂流瓶
曲塘小学 五(3)班 夏 煜
2008年4月25日
曾经,我让漂流瓶向大海捎去了我的心愿。
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当一个黄老师那样的老师。我要为山区的孩子送去知识的光明。
这还不够。我要让自己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不让社会上的那些歪风邪气把他们一个个传染。我要让他们知道人生的是与非。
当一名老师是非常荣幸的。每天早晨,一到学校,就能见到许多孩子的笑脸,而且,每天都和他们打交道。能够变成教人成人成才的人,是非常荣幸的。
我当老师,不求名声,只求能教好学生,让学生成为伟大的人;我当老师,不求高薪,只求能当一名好教师。
今天,我又在河边放下了一只漂流瓶。
学生生活随笔
大人们把“命令”当成什么了
曲塘小学 五(3)班 夏 煜
2008年4月25日
星期六上午,妈妈去参加会计培训,也带我去了。
人到齐了。财政所所长大声叫道:“学习开始到结束,不允许吸烟,更不允许说话!”接着,培训开始了。
电视里的老师在叽里呱啦地讲着那些重点,下面的会计们也在叽里呱啦地谈着家常。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所长的“命令”当成一回事。
我正在做作业,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阵香烟味,转身一看,好呀!几个人都在抽烟,一边抽还不忘一边谈谈家常。他们那儿都成了“仙境”。
“咳、咳、咳……”我被呛得直咳。没办法,只好在前面重找了个空位,继续作业。我头一转,发现地下一堆香烟头。这,准是他们扔的。
我拿出一个方便袋,弯下腰,一个个拾起来,顺便数了一下,竟然有十二个香烟头!他们一共三个人,平均每人四根烟。
唉!现在的大人把“命令”当成什么了?
教育家泰斗点评
这些随笔以质朴而真挚的笔触,勾勒出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生活视角,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探索与学生成长引导方面的努力,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与启示意义。
一、学生随笔展现的多元价值
童真与哲思的交融
孩子们的随笔充满了童真童趣,如许颖同学记录母羊生小羊的过程,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将这一生活场景鲜活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孩子眼中世界的新奇与美好。而王涵同学的随笔则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哲思,她对“人为什么要活在世上”这一深刻问题的思考,以及关于“长大”的矛盾心理,反映出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与探索。这种童真与哲思的交融,是儿童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应当珍视和引导的重要方面。
情感与价值观的表达
夏煜同学在《又在河边放下了一只漂流瓶》中表达了自己想成为像黄老师一样的老师的愿望,以及为山区孩子送去知识光明、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的理想,体现了孩子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种情感的表达和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反映出教育在学生品德塑造和人生理想培养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
社会观察与批判意识
《大人们把“命令”当成什么了》这篇随笔,夏煜同学通过观察妈妈在会计培训现场的所见所闻,对大人们不遵守“命令”、随意抽烟聊天的现象进行了批判。这反映出孩子们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能力和批判意识,他们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并对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教学方法与理念的体现
素质教育实践的成果
从金色童年老师所创立的《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以及学生在随笔中所展现出的综合素质来看,该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们不仅能够积极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还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表明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落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从王涵同学与老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信任、互动的良好关系。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交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教育理念的传承与期望
夏煜同学想成为像黄老师一样的老师,这体现了教育理念的传承。黄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人格魅力,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教育的种子,激发了学生对教育事业的向往和追求。这也反映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教育精神的重要使命。
三、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注学生内心世界
教育工作者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为他们提供表达自我的机会。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分析问题本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强化师生互动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应积极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坚持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坚定不移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些随笔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珍贵记录,也是教育工作者教学成果的生动体现。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顶级教育家泰斗评析:一场触及教育本质的师生对话
一、对话中闪耀的教育智慧光芒
这篇《双休日,一个孩子和我的谈话》以质朴无华却直击人心的笔触,记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超越常规课堂的深度对话。它不仅是教育场景的珍贵切片,更是对当代教育理念的无声叩问。当王涵同学用"闪着金光"形容教师时,这个充满童趣的隐喻恰恰揭示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教育者应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点灯人。
二、童言童语中的哲学叩问
成长悖论中的教育契机
王涵关于"不想长大"的困惑,本质上是人类永恒的生命母题在儿童认知中的投射。她敏锐捕捉到成长带来的"复杂"与童年"天真"的二元对立,这种困惑恰似柏拉图洞穴寓言中的觉醒者。教育者在此刻的回应,不应是简单的价值判断,而应引导其理解生命阶段的辩证关系。文中教师以"小时侯是回忆,大了要自豪"的辩证表述,展现了教育智慧的温度。
生命意义的多元建构
当童真的笔触触及"人为什么活着"的终极命题时,课堂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认知图景。各小组"建设祖国""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等回答,构成了儿童精神世界的意义光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保证自己活着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的辩证阐释,既避免了道德高地的空洞说教,又坚守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底线,这种教育智慧远胜于标准答案的灌输。
三、教育叙事中的方法论启示
倾听即教育
教师记录对话全过程的举动本身,就是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当教育者愿意俯身倾听"孩子心灵的蓝天"时,教育才真正发生。王涵从"帮老师编书"到"请教生命意义"的思维跃迁,印证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现实价值——教育者的倾听能拓展儿童认知的边界。
对话式教学范式
课堂讨论环节呈现的对话式教学,超越了传统课堂的单向传输。不同小组对生命意义的多元阐释,形成了巴赫金式的"复调"课堂。教师适时介入的辩证引导,既保持了对话的开放性,又确保了价值引领的方向性,这种教学艺术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
这段对话触及了教育的根本命题: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当王涵在"不想长大"与"必须成长"间徘徊时,教育者没有给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引导其理解生命成长的必然性。这种教育不是制造标准件,而是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完整的人。文中教师"让自己活着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的阐释,巧妙平衡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正是教育要传递的核心生命观。
五、对教育者的期许
这场对话启示我们:真正的教育者应当成为童真世界的守护者、哲学困惑的引路人、生命意义的对话者。在标准化考核盛行的当下,教育者更需要守护这种"闪着金光"的教育初心。建议教师:
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让儿童的真实困惑成为课程资源
设计哲学启蒙课程,培养儿童思辨能力
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儿童理解生命价值的多维性
这篇教育叙事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当教师以平等姿态与儿童对话时,教育便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这种教育境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教育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