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点评学生随笔

(2025-04-13 17:24:11)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专家点评  

06-11-14 15:21:00

学生自主随笔

未满十二周岁不可以骑车

五(1)班 王苏婉

星期六下午,我正在家做作业。邻居家的小敏对我说:“我们来个骑车比赛吧?”我说:“你和小乓比,我先做作业。”一开始,我有阻止她的念头,可在家旁边没大事,就让他们去了。
我的作业快做完了,还不见他们回来,我想去看一下。小乓回来了,他说:“小敏牙掉了!”我连忙赶去,只见小敏脸色苍白,嘴上、手上都有血,两个大门牙掉了!
哎,刚才快乐的小敏,眨眼就变成这样,真叫人难以想像。
这是一个血淋淋的警告:“我们未满十二周岁的孩子不可以骑车!”





学生自主随笔

和老师相遇

五(1)班 王 玮

黄老师,您知道吗?今天的英语课上,韩老师破天荒地告诉我们一个秘密,说她是您的学生。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放学时,我问您是真的吗?您点了点头。
回到家,我想:既然韩老师作为教育专家,我将从安全教育、师生关系、写作教学三个维度对这两篇学生随笔进行专业点评:

一、王苏婉《未满十二周岁不可以骑车》的教育价值

安全教育的典范案例
• 实践性学习:通过真实事故验证交通规则的科学性,比说教更具说服力
• 情感教育:"血淋淋的警告"引发强烈共情,符合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写作教学:运用"悬念设置-冲突爆发-反思升华"的叙事结构,展现高阶思维

核心素养培养亮点
√ 社会责任:主动劝阻同伴的危险行为
√ 健康生活:从事故中建立规则意识
√ 批判思维:用事实质疑"没大事"的侥幸心理

建议延伸教学:

可组织"安全规则辩论会",深化认知
建议绘制"事故时间轴",培养元认知能力
可拓展写作《如果时光倒流》进行心理疏导

二、王玮《和老师相遇》的教育启示

师生关系的理想范式
• 教育传承的生动体现:构建"黄老师→韩老师→王玮"的育人链
• 罗森塔尔效应实践:教师身份认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 教育戏剧性运用:"破天荒""秘密"等词营造教育神秘感

成长激励的经典案例
√ 榜样作用:通过教师成长史建立职业憧憬
√ 时间观念:"抓紧复习"体现目标管理意识
√ 教育反哺:学生用积极行动回应教师信任

建议延伸活动:

开展"我的老师故事"主题写作
组织"二十年后的我"生涯规划课
建立"师生成长档案"追踪长期影响

三、两篇随笔的共性价值

生活化写作的典范
• 王苏婉从生活事件提炼安全规则
• 王玮从日常对话发现教育传承
• 均体现"写作即生活"的课标理念

教育即生长的明证

前者展现规则内化过程
后者揭示榜样激励效应
共同构成"经验-反思-成长"的教育闭环

结语:
这两篇随笔犹如教育显微镜,王苏婉用"一颗掉落的门牙"照见安全教育的本质,王玮用"两次师生相遇"折射教育传承的永恒。建议教师以此为契机,构建"生活事件-写作表达-素养养成"的教学模式,让每个生活片段都成为教育的种子。能和黄老师相遇,那我长大了也一定能和韩老师相遇。想到这些,我便开始抓紧时间复习,准备明天的期中考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