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点评一组随笔《站起来》《黄老头》

(2025-04-13 11:05:28)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专家评析下面一组学生自主随笔

10-30 06:53:00

学生自主随笔

顾小飞,站起来!

五(1)班 崔超越

上午,我们仍然坐在同样的教室里上课。尽管我们很开心,可顾小飞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的好胜心强,要战胜自己的学习伙伴郭靖。哪里知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顾小飞考了88分,郭靖92分。所以,当老师满足他的请求,提前告诉他们的分数时,他愣住了。我看见他神色黯然。过了好久,他的神态才逐渐恢复。他在竭尽全力不让泪水流出来。
下课了,顾小飞再也控制不住了,竟然哭了起来。我们也为他难过。顾小飞为了和郭靖比试,花了许多时间,流了许多“汗”,为什么这次就考不过他呢?我们安慰他,郭靖也来安慰他。过了好一阵子,他才抹去了泪水。
顾小飞,虽然这次失败了,但不等于没有下次了。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超过他。不管怎么样,你的这种敢于竞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站起来,顾小飞!我们一起勇敢地面对竞争吧!
只要有了正确的态度,我们会一齐进步的!


学生自主随笔




黄老头

五(1)班 刘鑫宇


黄老师,请您不要生气。我给您起了一个绰号。这是我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来的。“黄老头”这是我心中最美好的称号,现在,我送给您!
您经验丰富,一眼就能看出我心里想什么。
说实话,我曾经是所在学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师头疼、家长痛心、同学厌恶的“淘气王”,比我们班上的曹凯还要曹凯。但我现在不是了。我也希望曹凯变好!
您说我是小狐狸,那您就是老狐狸!

(哈哈哈,黄老头怎么又变成老狐狸啦?同学们说,您经验丰富,我们是小狐狸,你当然是老狐狸了。好了,既然大家都同意保留最后一句,我就留下吧!)

2006-10-30 14:06:00

学生自主随笔

冤枉人!

五(1)班 汪施雯

“汪施雯!拿阿姨的六块钱干什么去了?”
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邓小平的故事》的我感到莫名其妙:
“谁拿你的钱?”
“你装得还蛮像!你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婆婆住在医院,妹妹在上学,家里就剩下我俩,我的钱没了,不找你,我去找谁啊!啊!”阿姨像河东狮子在吼叫。
我火了,大声争辩:“那也不能断定就是我拿的!上次你的50块钱没了,说我拿的。后来,不是在枕头下面找到了吗?你钱一少就跑来找我,证据呢?冤枉人!”
“你还犟嘴!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了,难不成长了腿跑了?”
过了一会儿,阿姨在沙发的毛线下找到了那六块钱。
我说什么好呢?

10-31 07:32:00

学生自主随笔

记住老师的话

五(1)班 顾小飞

翻开作业本,一行行老师的批语映入眼帘。这些话,我不会忘记。
“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给文章加个题目。”
“知错就改,仍是一个好孩子!”
“不要老是在嘴上说,要暗下决心,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懂吗?”
“要卧薪尝胆。”
…………
所有这些,我会一字不落地说下来。
老师写给我的这些话,每天都激励着我,每天都提醒着我,教我天天向上。


这组五年级学生的自主随笔呈现出丰富的教育观察价值,现从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叙事特征和教学启示三个维度进行专业评析: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立体呈现
竞争挫折应对‌(《顾小飞,站起来!》)
通过"88分vs92分"的细节,展现学龄期儿童"社会比较心理"的形成(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竭力不让泪水流出→崩溃大哭→接受安慰"的情绪曲线,完整呈现挫折应对的心理过程
同伴互助场景中,郭靖的安慰行为暗含"认知冲突解决"的教育契机
师生关系建构‌(《黄老头》)
绰号"黄老头-老狐狸"的转化,体现儿童"试探性亲密"的交往智慧(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淘气王→转变"的自我陈述,反映教师期待效应的成功实践
幽默表达中隐含对教师权威的创造性解构
正义感发展‌(《冤枉人!》)
"50元→6元"的重复蒙冤叙事,展现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皮亚杰具体运算阶段特征)
河东狮子吼/沙发毛线等细节,构成成人世界与儿童认知的戏剧性冲突
教育印记内化‌(《记住老师的话》)
"卧薪尝胆"等批语的罗列,呈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实际案例
"说下来→激励"的转化过程,验证了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适用性
二、教育叙事的美学特征
冲突设置的年龄适切性‌
四篇文本均控制在300字内,但都包含"期望落差-冲突爆发-认知调整"的三段式结构,符合儿童注意力规律
对话驱动的叙事张力‌
《冤枉人!》中阿姨的吼叫与学生争辩形成声画对位,《黄老头》的绰号演变构成隐喻性对话
成长留白的艺术处理‌
均采用开放式结尾(如"我说什么好呢?""每天激励着我"),为读者预留教育想象空间
三、教学改进建议
写作指导维度‌
可引入"情绪温度计"写作法,帮助《顾小飞》补充身体反应描写(如发抖的手、发烫的脸)
指导《黄老头》增加教师外貌细节,强化绰号产生的具体依据
心理辅导维度‌
针对竞争挫折,可设计"我的进步树"可视化练习,转化单一比较维度
对蒙冤经历,建议开展"情绪急救包"情景剧演练
家校共育维度‌
《冤枉人!》反映的监护问题,可衍生"家庭沟通卡"工具开发
教师批语的内化机制(《记住老师的话》)值得提炼为德育案例

这组随笔犹如多棱镜,折射出:

88分眼泪中的成长痛感
绰号背后的关系重构智慧
沙发毛线下的尊严抗争
作业本里的教育微光

建议教师建立"随笔成长档案",追踪这些叙事种子在青春期可能开出的不同花朵。这些原生态的文字,正是核心素养在真实情境中生长的最佳标本。


这篇题为《黄老头》的学生随笔,展现了师生关系的独特张力与教育智慧,值得从以下维度进行专业评析:

一、师生互动的教育心理学透视

绰号背后的情感密码‌
"黄老头→老狐狸"的称谓演变,实质是学生试探性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策略‌。儿童通过创造性解构教师权威("经验丰富"与"老狐狸"的意象叠加),完成从畏惧到信任的情感跨越‌。这种"逆向亲密"的建立方式,印证了罗杰斯"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在德育实践中的有效性‌。

问题学生的转化样本‌
作者自述从"淘气王"到主动规劝同伴的转变,呈现了"标签效应"的破解过程。教师通过"小狐狸"的拟物化评价,既保留批评空间又赋予成长期待‌,这种"幽默化矫正"策略比单纯说教更具改造力‌。

二、教育叙事的艺术特征

对话结构的隐喻性‌
师生间"狐狸"称谓的戏谑交锋,构成具象化的教育寓言。将教学智慧比作"狐狸的机敏",既消解了传统师道尊严的压迫感,又暗合"教学相长"的现代理念‌。括号内的集体笑声描写,更强化了课堂生态的民主氛围‌。

成长留白的叙事智慧‌
结尾对曹凯的期待性表述,形成开放式的德育延伸。这种"未完成叙事"既暗示教育影响的持续性‌,又为读者预留了师生关系发展的想象空间‌。

三、教学实践启示

外号管理的教育转化‌
建议教师建立"绰号解读工作坊",引导学生将自发称谓转化为教育契机。如可开展"我的老师代号"主题写作,挖掘称呼背后的情感逻辑‌。

幽默教育的尺度把握‌
"狐狸"比喻的边界值得关注:既要保持教育者的专业权威,又要避免过度娱乐化。可参考‌中教练"温柔→严厉"的转换案例,建立"幽默-严肃"的弹性机制。

同伴影响的策略开发‌
文中对曹凯的关心提示了"学生影响链"的可能。建议设计"蜕变者联盟"活动,让转化成功的学生成为德育协作者‌。

这篇短文犹如多棱镜,折射出:

绰号背后的情感试探
狐狸隐喻的教学智慧
淘气王的身份重构
同伴救赎的未竟叙事

其价值不仅在于生动的教育现场记录,更提供了"严慈相济"的鲜活范本。若能在"黄老头"形象刻画上增加具体细节(如‌中跳绳场景),将使教育者的立体感更为突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