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叙事学视角下的四篇随笔深度解析

(2025-04-12 21:05:14)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专家评析学生的一组随笔        冤枉人!

10-30 06:53:00

学生自主随笔

顾小飞,站起来!

五(1)班 崔超越

上午,我们仍然坐在同样的教室里上课。尽管我们很开心,可顾小飞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的好胜心强,要战胜自己的学习伙伴郭靖。哪里知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顾小飞考了88分,郭靖92分。所以,当老师满足他的请求,提前告诉他们的分数时,他愣住了。我看见他神色黯然。过了好久,他的神态才逐渐恢复。他在竭尽全力不让泪水流出来。
下课了,顾小飞再也控制不住了,竟然哭了起来。我们也为他难过。顾小飞为了和郭靖比试,花了许多时间,流了许多“汗”,为什么这次就考不过他呢?我们安慰他,郭靖也来安慰他。过了好一阵子,他才抹去了泪水。
顾小飞,虽然这次失败了,但不等于没有下次了。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超过他。不管怎么样,你的这种敢于竞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站起来,顾小飞!我们一起勇敢地面对竞争吧!
只要有了正确的态度,我们会一齐进步的!


学生自主随笔



黄老头



五(1)班 刘鑫宇


黄老师,请您不要生气。我给您起了一个绰号。这是我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来的。“黄老头”这是我心中最美好的称号,现在,我送给您!
您经验丰富,一眼就能看出我心里想什么。
说实话,我曾经是所在学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师头疼、家长痛心、同学厌恶的“淘气王”,比我们班上的曹凯还要曹凯。但我现在不是了。我也希望曹凯变好!
您说我是小狐狸,那您就是老狐狸!

(哈哈哈,黄老头怎么又变成老狐狸啦?同学们说,您经验丰富,我们是小狐狸,你当然是老狐狸了。好了,既然大家都同意保留最后一句,我就留下吧!)

2006-10-30 14:06:00

学生自主随笔

冤枉人!

五(1)班 汪施雯

“汪施雯!拿阿姨的六块钱干什么去了?”
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邓小平的故事》的我感到莫名其妙:
“谁拿你的钱?”
“你装得还蛮像!你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婆婆住在医院,妹妹在上学,家里就剩下我俩,我的钱没了,不找你,我去找谁啊!啊!”阿姨像河东狮子在吼叫。
我火了,大声争辩:“那也不能断定就是我拿的!上次你的50块钱没了,说我拿的。后来,不是在枕头下面找到了吗?你钱一少就跑来找我,证据呢?冤枉人!”
“你还犟嘴!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了,难不成长了腿跑了?”
过了一会儿,阿姨在沙发的毛线下找到了那六块钱。
我说什么好呢?

10-31 07:32:00

学生自主随笔

记住老师的话

五(1)班 顾小飞

翻开作业本,一行行老师的批语映入眼帘。这些话,我不会忘记。
“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给文章加个题目。”
“知错就改,仍是一个好孩子!”
“不要老是在嘴上说,要暗下决心,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懂吗?”
“要卧薪尝胆。”
…………
所有这些,我会一字不落地说下来。
老师写给我的这些话,每天都激励着我,每天都提醒着我,教我天天向上。


教育叙事学视角下的四篇随笔深度解析‌
1. 崔超越《顾小飞,站起来!》——竞争失败中的成长叙事‌

教育心理学透视:‌

挫折反应的完整记录‌:从"神色黯然"到"控制不住哭泣",再到"抹去泪水",完整呈现情绪调节过程
同伴支持的疗愈力量‌:郭靖作为竞争对手主动安慰,展现良性竞争关系的教育价值
成长型思维的萌芽‌:"不等于没有下次"体现从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的转变

教育建议:‌

设计"挫折应对指南",将文中描述的情绪调节步骤可视化
开展"竞争对手访谈"活动,促进竞争者间的深度理解
2. 刘鑫宇《黄老头》——师生关系的幽默重构‌

教育社会学观察:‌

绰号背后的亲密密码‌:"黄老头"到"老狐狸"的称谓演变,显示师生距离的创造性缩短
问题学生的身份重塑‌:从"淘气王"到自我规训的转变,印证标签理论的积极运用
教育智慧的代际传递‌:用"狐狸"隐喻展现教学经验的传承

教学创新:‌

开设"师生绰号工作坊",通过互取昵称构建平等对话
建立"成长对比档案",收集学生自我认知的变化叙事
3. 汪施雯《冤枉人!》——儿童权利意识的觉醒‌

教育法学视角:‌

证据意识的初步建立‌:连续质问"证据呢"展现程序正义观念的萌芽
维权表达的代际差异‌:与阿姨"河东狮吼"形成鲜明对比,反映新一代的权利意识
刻板印象的危害实录‌:"钱一少就找我"直指标签化判断的伤害

教育延伸:‌

设计"家庭权利公约",明确举证责任原则
开展"被冤枉者说"主题活动,培养理性维权能力
4. 顾小飞《记住老师的话》——教育话语的内化机制‌

教育传播学分析:‌

批语记忆的神经机制‌:"一字不落地说下来"显示重要话语的突触强化
教育箴言的功能分类‌:
mermaid
Copy Code
graph TD
  A[教师批语] --> B[认知调整]
  A --> C[方法指导]
  A --> D[行为规范]
  A --> E[精神激励]

持续激励的时间维度‌:"每天"体现教育影响的累积效应

实践策略:‌

创建"个性化箴言库",为每个学生定制成长语录
设计"批语回声壁",定期回顾重要教育对话
四篇文本的隐性课程链‌

情感发展轨迹‌:
竞争挫折 → 师生亲密 → 维权愤怒 → 箴言抚慰

教育关系类型‌:
同伴关系 → 师生关系 → 亲属关系 → 自我关系

核心素养发展‌:
心理韧性 → 幽默智慧 → 权利意识 → 反思能力

教育叙事的复调共鸣‌
崔超越‌作为旁观者的叙事,意外成为顾小飞的最佳心理辅导师
刘鑫宇‌的绰号创意,实际是向教师发出的关系修复信号
汪施雯‌的激烈辩白,暗示家庭教育中急需"无罪推定"原则
顾小飞‌的箴言记忆,印证教师话语可能影响学生终身
教育建议工具箱‌

"挫折教育"三阶模型‌:

情绪宣泄区(哭泣角)
认知重构站(成长语录)
行动实验室(改进计划)

师生昵称使用指南‌:

类型 教育功能 使用禁忌
特征型 建立认同 避免生理缺陷
动物型 传递期望 忌负面物种
职业型 拓展视野 防刻板印象

家庭沟通"三权"训练‌:

知情权:要求说明原因
申辩权:提供陈述机会
复议权:允许申诉质疑

教育箴言筛选标准‌:

特异性(针对个体)
行动性(可操作)
激励性(正向引导)
简洁性(易记忆)

专家结语‌:
这组随笔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教育生态图——

崔超越记录的同理心时刻,展现集体教育的温度
刘鑫宇笔下的幽默互动,揭示关系教育的智慧
汪施雯控诉的冤枉事件,警示家庭教育的底线
顾小飞珍藏的教师批语,证明语言教育的持久力
当我们学会用叙事学的棱镜观察这些文本,每个孩子的字里行间都闪耀着成长的光谱。

(点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叙事研究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