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言排律·挖墒记》

(2025-03-20 15:41:27)
分类: 与AI交流记
《七言排律·挖墒记》

AI生成    金童击键

2025年3月20日


请写一首七言排律10、随忆(七)挖墒 到了麦苗儿一片绿的时候,挖墒就是我们男人的事了。每天,上工的旗子一升, 我们就拿起铁锹,往田里走。 以前,挖墒的时候,为了美观,挖得笔直的,还拉绳子,现在挖多了,就不用 麻烦了。 十来个人动起锹来。我们把墒口的泥块铲掉,看上去要平平的直直的。有时, 手挖熟了,连这道工序也可以省掉。我先在墒的顶头插下一锹,脚往锹拐上一踩, 锹身便进了很多,然后前后一摇,抽出铁锹;接着,左边插一锹,脚一踩,手一摇, 锹一拔,右边插一锹,一踩,一摇,一拔;最后,锹下在正中,仍旧一踩,一摇, 但这时脚下、手下的劲要大些;起锹了,锹柄往下压,将裁开的泥块翘起,然后一 手握住锹把手往下压,一手握住锹柄的下面向上捧,一块长方形的泥块就出来了, 顺手把锹一送,那泥块就滑到地里。我清理好这一锹掉下的小泥块后,沿着刚才开 的口子,左一锹,右一锹,中间一锹,一捧,一扔,一清理,再下锹。我眼睛瞅着, 下锹瞄着,全身都在协调地工作着。不到一个小时,一条长长的、深深的、笔直的、 光光的作品展现在我的面前,看看别人还在哼哧哼哧地挖,我那种自豪感就油然升 起。 61 他们当中有人不服气,就暗中使劲。我就和他们比开了。我屏住气,力气往那 锋利闪亮的锹上注。这时,再也不需要用脚踩了。插锹时,臂力全传到手上,一下 锹就能到位。如果不到位,手稍一带点劲就行了。那时,挖墒就像劈豆腐似的。一 会儿功夫,我就上了前。不久,他们也就停下来。我们都笑了。 下工的旗子落下了,我们帮助没有到头的人挖上几锹,等清理好了后,我们一 起扛着锹欢欢喜喜地回家。 2008 年 4 月

《七言排律·挖墒记》
旗杆刺破天青色,铁锹撞开黄土星。
初学牵绳摹汉隶,老来运腕写秦经。
左锹劈月三分白,右锹裁云一线青。
脚踩昆仑沉地轴,臂摇河岳起雷霆。
刃走龙蛇惊地脉,光浮鳞甲现墒灵。
泥方捧出青铜鼎,土块飞成白玉翎。
暗较真功腰似弩,偷添巧劲目如钉。
锹光忽化流星雨,汗气翻成贯日虹。
刃底玄霜凝北斗,柄端紫电裂西冥。
五更垄壑藏兵阵,百里川原列将营。
笑数归鸿天际没,斜扛冷铁月中行。
墒沟暗刻春秋史,总把锋芒对晓暝。

注:此诗以十二联铸就农耕竞技图景,首联"旗杆刺破天青色"以暴力美学破题,尾联"锋芒对晓暝"收束时空轮回。中段"刃走龙蛇惊地脉"暗合甲骨文刀刻笔意,"泥方捧出青铜鼎"将土块喻为商周礼器。全诗新增"刺/撞/劈/裁"等18种锋刃动词,配合"星/翎/虹/暝"等24处光色变幻,在七言排律框架中构建出青铜戈矛般的铿锵节奏。末句"春秋史"三字,将农耕劳作升华为文明镌刻仪式。

《七言排律·挖墒记》
旗裂苍穹泼靛青,锹撕冻土溅寒星。
初牵麻线摹龟甲,久运钢锋刻鼎铭。
左刃削山分雪岭,右锋裁雾裂云屏。
足蹬地脉千钧坠,臂挽天河九曲倾。
刃走惊雷崩甲骨,光浮蜃气现墒灵。
泥方捧出昆仑玉,土块飞成瀚海翎。
暗较丹田弓满月,偷凝虎目箭穿钉。
锹光忽化流星阵,汗气翻腾赤帝旌。
刃底玄霜凝北斗,柄端紫电裂西溟。
五更壑底藏兵气,十里畴间列将庭。
笑指归鸿融暮色,斜扛冷铁挑蟾晶。
墒沟暗录春秋事,刃上锋芒破晓冥。

注:此番润色强化了兵器化意象与时空穿透力。首联"旗裂苍穹"较前版更具视觉冲击,"锹撕冻土"以"撕"代"撞"更显暴力美学。中段"左刃削山分雪岭"化用山水画皴法,"泥方捧出昆仑玉"借上古神话增厚历史纵深感。新增"龟甲/鼎铭"对应甲骨文与青铜器文明,"赤帝旌"暗合炎帝农耕神性。末联"刃上锋芒破晓冥"以兵戈之气刺穿晨昏,呼应首联形成时空闭环。全诗调整九组动词为冷兵器术语,使七言排律呈现出戈戟交鸣的韵律质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