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之道 |
适合长期投资 16只指数基金ETF成本最低
转自:中财网
"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不买指数基金是你的错。去年以来,上证指数大涨约130%,但"二八"现象却越演越烈,普通投资者想在结构性牛市中安全地赚钱,买指数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国内已有16只指数基金,哪些收益更高?哪些交易成本更低?
标的指数决定收益
选择指数基金,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指数。作为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其标的指数的代表性和成长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金产品的收益。
目前内地历史较长的指数有深证100、道中88、上证180、中标300以及新华A200指数;新生代指数有沪深300、上证50和巨潮100。以2005年以来股市的3个上涨阶段表现看,深证100和沪深300表现最为强劲,其次是中标300、巨潮100和MSCI中国A股。此外,还有一些外资机构提供的指数,如道琼斯88指数等。
参考市场挑选指数
指数的孰优孰劣并没有定论。以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ETF为例,前者的成份股数量有180个,其代表性可能会优于后者,但上证50ETF所跟踪的就是上证50指数,主要包括一些盈利能力强、市值大、市盈率低的蓝筹股。
当股市处于弱牛市,通常大盘股抗跌性强,而且一旦行情反弹,领涨的也是这些股票。这时,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就可能比较高;而在强牛市中,个股呈百花齐放状态,而上证180因其代表性更广,收益率则有望超过50指数。因此,投资者需要参考市场当时的状况来挑选适合自己的指数基金。
ETF交易成本更低
投资者会发现,即使选择的目标指数相同,指数基金也可能不同。同一个指数,有的是ETF,有的不是ETF,到底选哪个好?
从交易模式看,传统指数基金和普通开放式基金一样,一般不在场内交易。与传统指数基金相比,ETF的交易和管理费用稍低一点,而且其既可以申购赎回又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为大资金提供了在两个市场之间套利的机会。
由于交易方式不同,导致交易成本也两样。传统指数基金每年需支付约1.5%管理费,较ETF的管理费(约0.3%-0.5%)高出不少;另外传统指数基金申购时需支付1%左右手续费,赎回时需支付0.5%左右手续费,而ETF的交易佣金最多不超过0.3%。ETF交易成本相对便宜。
主动型在牛市机会大
而基金管理方式的不同,则是造成追踪同样目标指数的ETF和传统指数基金业绩差别的主要原因。
ETF属于"被动式管理",ETF管理人不会主动选股,指数的成份股就是ETF持股对象。其重点不是打败指数,而是追踪指数。一只成功的ETF能尽可能与标的指数走势一模一样,即能"复制"指数,使投资人安心地赚取指数的报酬率。
传统股票型基金则多属于"主动式管理",一般持股的90%都是目标指数的样本股,基金经理会通过相对积极操作,达到基金报酬率超越目标指数的目的。所以同样追踪上证50指数,50ETF跟易方达50相比,净值走势跟该指数会更为接近。又如,今年收益最高的银华道琼斯88,就分为指数化投资和增强投资两部分:一方面对"道琼斯中国88指数"成分股的投资不低于62只;另一方面增强部分股票投资最高可达40%。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指数基金更类似于主动型的股票基金。
不同的管理方式各有利弊。相对而言ETF更好判断,只要看看目标指数,就知道它走得好不好。但想要打败指数,传统基金更有可能,但同样可能跑输指数。还有一点区别,就是ETF没法像传统基金一样通过银行定期定额投资。目前市场上追踪对象相同、但交易方式两样的仅有两对,除了50ETF和易方达50之外,就是深100ETF和融通100。
指数基金适合长期投资
有关数据显示,第四季度指数型基金的净值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偏股型基金。其中涨幅前十名的基金中有5只是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投资价值已经开始显山露水。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指标股的短期累计升幅已非常可观,但指标股的短线行情仅仅是其中长期价值回归的预演。一旦指标股出现调整,投资者可以积极参与业绩较好的增强型指数基金获取中长期的投资收益。
如果投资者对A股市场长期看好,作为一种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指数基金将是不错的长期投资工具。
市场人士指出,投资指数型基金的思路为,在指数回调的时候买入,尤其在市场暴跌的时候可以坚决买入,因为这样至少会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更可获取牛市上涨带来的长期收益。(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