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之道 |
“中间”是指股票经历了长期下跌,已经完全消耗了继续下跌的动量,股票价值的回归与上涨将很快到来,如果在此时买入,可以称为投资了“中间”。当然,这是所有投资者都梦寐以求的投资境界,它的优点是投资者几乎不用付出太多的机会成本和等待的痛苦;缺点是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会发现其所认定的“中间”,往往不是真正的市场底部区域。投资“中间”相当美好,但即使对一个专业投资者来说,投资“中间”在大部分时候也是不可企及的理想。
“右边”则是指股票在其他投资者连续买入的情况下,价格持续快速上涨,这种投资的特点是投资者的股票净值总是在大幅波动中。乐观情绪的蔓延与投资冲动的宣泄,往往使股票价格逐渐向上脱离其真实的价值区域。卖方研究机构的报告频频出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形成猛烈的助推效应。资本市场的鳄鱼们刚好也在利用这个海水涨潮的时机,频频向岸上的投资者招手,诱惑他们下海游泳。大部分投资者因为有实现财富快速增值的美好理想,所以喜欢投资“右边”,享受冲浪般的感觉,结果是股票到达一个高点之后迅速回落。能够在高点完美转身的投资过程,往往只有十之一二。大部分时候,是在高点回落之后,投资者被送到海水里面,呛了几口海水而成为现实的结局。
按照我们的这种分析逻辑,还有四种状态:“极左”、“极右”、“左偏”和“右偏”,根据上面阐述,读者不难理解,前两种是更为糟糕的投资过程,而且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后两种投资方法,因为后两种投资方法往往代表了专业投资者的风格差异。
所谓“左偏”,是在股票下跌的后半段,持续而主动地买入。被恐惧所围绕的投资者开始又一轮卖出,股票价格向下偏离价值越来越远,而越来越逼近投资的“中间”区域。所谓“右偏”,是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买量开始超过卖量,股票本身的坏消息逐渐淡去,市场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股票价值。
在现实投资过程中,“左偏”和“右偏”的把握难度也是很大的,“右偏”又比“左偏”难更多。往往追求“左偏”的人容易做成了“左边”,追求“右偏”的人更容易做成“右边”。在现时期的公募基金界,由于受到排名短期化的压力,往往在投资行为上喜欢追求“右偏”,这无疑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基金管理人舍易求难固然有目前基金评价体系误导的原因,同时也有基金经理投资心理不成熟的原因。
一个成熟的基金管理人,追求的投资境界是“左偏”。这样的投资布局有两个优点:其一,适合较大基金规模的要求,往往有足够的时间买到足够的股票;其二,基金经理很难判断实际投资过程在什么样的阶段,追求“左偏”使得其有修正错误的机会。如果是具有明显追求“右偏”偏好的基金经理,最好不要管理超过5个亿的基金。而管理50亿以上的基金经理,必须要有“左偏”的良好判断能力和投资心态。
通过这个分析框架,我们给A股市场两个建议:首先,要形成全面科学评价公募基金的体系,目前这种每天、每周、每月频繁排名,不管基金契约设定的风险与收益特征,一股脑儿按投资收益率排名的方法,对公募基金持有人和管理人都形成了明显误导。其次,目前的市场深度远远难以满足基金规模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公募基金业的成长,我们需要基金引入“Block
Trade”交易机制,为公募基金业的良性发展壮大,提供更好的交易制度基础。
(作者:交银施罗德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