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氏孤儿》所演绎的忠君与忠国

(2013-02-20 12:14:38)
标签:

赵氏孤儿

忠君

忠国

愚忠

奸佞

文化

忠、奸之争历来激烈,从国家到集体,再到个人交际,无不上演着忠与奸的

戏份,每个人都想遇到忠诚之人,又有几个人想过自己的忠奸?
《赵氏孤儿》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不在故事新奇,也不在情节惨烈,更多

的是人们对忠诚和奸佞的思索。
屠氏的奸
千百年来,世人皆骂屠氏大奸,赞赵氏忠烈,更赞程婴、公孙杵臼忠义。论

及程婴和公孙杵臼的忠义,自无二话,为救赵孤,他们一个义然赴死,一个

舍弃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大忠大义,当之无愧。而屠岸贾残害忠良、专权祸

国的行为也确实令人不齿,如此奸佞也的确该遗臭万年。不过,公允地说,

论及屠岸贾的大奸大恶,不得不从几个侧面去仔细考量。
首先,屠岸贾之所以能够以司寇之职在朝中只手遮天,说穿了,还不是倚仗

晋灵公的恩宠。从这个角度去看,晋灵公可以说是屠岸贾的伯乐,发现了他

,给了他最高的评价,更给了他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对于

这样一个让自己走上了事业巅峰的恩人,屠岸贾又怎能不倾心回报?所以,

他附和晋灵公所作的一切,可以看作是在报恩,而他谋害赵氏一族,也可以

说是在为晋灵公报仇。所以说,就晋灵公而言,他是一个忠臣。
而且,历朝历代,恶吏酷吏都是君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正所谓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晋景公上台后,屠岸贾的所作所为自然都是在秉承他的意图。然

而一旦恶果形成,君王大可一推六二五,结果恶名唯有恶吏酷吏们独担,成

为被千秋万代唾骂的背信弃义、不忠不孝的大奸大恶之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屠岸贾之流的所谓“忠诚”,与正统意义上的忠诚还是

有所差别的。他们的这种忠诚实际上是一种愚忠,因为真正的忠诚不是无论

是对是错,只要是君主的话都一概服从,或者一味地谄媚,投君主之所好,

也不管这样做会给君主和国家带来怎样的命运。这样的“忠诚”最终只会害

了君王也害了国家,更让自己背上愚忠甚至是奸佞的骂名。
所以说,屠岸贾这样的奸佞本身并不会真正的祸国殃民,但当他们开始用愚

忠的思想向君主尽忠时,那么无论是君主还是国家就都已经开始走向崩溃的

边缘了。
赵氏的忠
另外,赵氏的忠也很值得分辨一下,首先是赵盾,他违背了先王的遗嘱,要

另立远在秦国的公子雍,这也许是出于为晋国的利益大局考虑,但却是对先

王的不忠。还有一件事情是,赵盾坚持立公子雍,究竟有没有同秦国进行过

幕后的交易呢?这是一个疑点,赵盾违背了与秦国的约定后,率先攻秦,导

致秦晋成仇,势同水火,这样草率的行为又怎么能佐证他之前与秦国的约定

真是为了晋国的大局呢?先后违背了与先王的约定,与秦国的约定,赵盾的

忠义又何在呢?
被赵穿弑杀的晋灵公,虽然是个公认的昏君,但即便是在那个混乱的时代,

臣弑君的行为也不能被称之为忠义。
而且,赵穿弑君后推上去的晋成公是晋文公的儿子,依然是实现了赵盾的政

治意图。所以,对于晋国来说,赵氏或许称不上是忠臣,而是权臣,他们做

事的出发点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家族利益和政治意图。
此是辩赵氏非忠的论据。
赵朔、赵同、赵括、赵旃在被诛族的过程中,不愿逃离,这件事值得探讨。

他们是对晋国忠诚而不愿逃离呢?还是无处可去呢?物以类聚,如果程婴是

真正的忠义之士,那么赵氏也应该就是忠义之士了,不是忠义之人,如何能

得忠义之人的舍命相佐呢?
此是赵氏忠的论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