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开始,超侧卫将定期推出乘机飞行体验系列。新年第一篇,就是搭乘首都航空前往温哥华的一次飞行体验。整体回顾来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路都在吃、吃、吃,从来没有过这么“饱”的一次飞行旅途。
说到首都航空,可能了解航空的人都知道这是海航旗下的一家航空公司,我也是乘坐了才知道,首都航空与海航系其他航空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首都航空是特别经营旅游航线的一家航空公司。
一位友人告诉我,首都航空刚开了一条杭州-青岛-温哥华航线,而且票价极具诱惑力,这样就促使我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就这样,我带着相机和无人机就出发了。(无人机已经成为了我现在旅游的标配了,下集可以看到无人机航拍带来的无法超越的视角,同行的朋友看到上篇文章里的航拍视频,觉得自己好像去的是假温哥华[捂脸])
一路向东 一路开吃
以前也搭乘过不少航空公司飞长途,从吃上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全日空和香港航空,而这次首都航空的餐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转机时间比较短,登机前没有来得及吃午饭,上了飞机就有点后悔应该吃点东西,起飞之后上正餐开始我就完全忘了那个后悔劲,因为从这道佐酒小食开始,到最后甜点结束,我看了一下表,足足吃了1个半小时!
佐酒小食上完之后,乘务员小伙就捧上了今天点的红酒:朗多菲丽纳特,来自法国波尔多的红酒。
其实,对于我这样不懂酒的人来说,面对酒单上各种红白葡萄酒,是手足无措的。所以一般情况,我都会请乘务员推荐一款好喝的酒。这次推荐的这款红酒就很好喝,但是原谅我怎么好喝表述不出来。
请乘务员推荐红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有机会尝到不同口味的酒,有一次在法航飞机上,也是一位年长的男乘务员推荐了一款法国南部产区的红葡萄酒,我非常喜欢,比平时的红酒多一份甜味。到巴黎之后我居然在某个超市找到了同款的酒,从那以后就喜欢上了那种略甜的红酒。
红酒上完之后,才开始上前菜,这份前菜是邻座MM点的,蔬菜牛肉卷佐鱼子蟹钳,我看中了其中的蟹钳,于是拍了一张。
这是我的前菜,椒丝芒麻鸡丝佐冰镇鲍鱼。这是我第一次在飞机上吃鲍鱼,最开始其实是对飞机上配这样的海鲜不报太大期望的。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去航食公司采访过,地面上做出来的饭菜一到天上就很难保持那个原汁原味,真的有天壤之别的感觉。
但是,第一口尝到这个鲍鱼之后,一下子就有了食欲,清凉脆爽的感觉我现在都能记得。
说起点菜,其实很多航空公司也不尽相同。以前坐过的航空公司有些点餐都是套餐性质,中餐与西餐,中餐又分几种主菜的,主菜与前菜是搭配套餐性质的,基本上你选中了哪种主食就相应的搭配那种前菜和汤。
首都航空商务舱餐单里所有的菜都是单独点菜,从前菜、汤、主菜、主食到甜品、水果都是分别单点,于是乎我就可以尽情的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偏食”的点菜。
前菜后面就是汤,这一点非常符合我这样南方人的习惯,先喝汤。因为不喜欢南瓜燕麦浓汤,我就点了另一份人参猪辗炖鲍鱼汤,就是这碗汤让我已经快吃饱了。
一冰一热两种鲍鱼,一下子把味蕾打开了,喝完汤觉得非常舒服。长途飞行的时候,最爱吃的就是汤、面这样的热乎的东西,尤其是我这个中国胃。
就这样陆续吃了半小时之后,邻座的MM点的西式主菜上了,蘑菇烧汁牛扒。虽然我已经半饱了,还是挡在她下刀之前拍了一张。
不一会儿,我点的主菜也上来了:红烧猪颈肉、炭烧汁龙虾。配菜是菜心、草菇。飞机上的餐食最不好做的大概就是新鲜时蔬了,西餐的的蔬菜沙拉还好些,中餐的熟蔬菜经过烤箱二次加热之后就很难保持那个原味了,所以干脆就直接吃大鱼大肉了。
主食配的是南瓜米饭,这还真有点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现在倒真是很少有机会吃到南瓜米饭了,既香又甜。如果不是实在吃不下,我就再要一碗了。
前面的菜都是一道一道上,一点都不含糊,整个商务舱全满,所以乘务员也格外的辛苦,平均一个客人需要乘务员来回上菜5-6次,还不算撤餐盘
最后上甜点时,这才推出了小推车,摆上了水果、冰淇淋、饼干等等。
蔬菜没吃够,上一盘水果补充补充维生素。
最后的最后,没忍住,还是要了一份冰淇淋解馋。
右边的百利甜酒是每次坐飞机必点的,已经形成习惯了。记得有一次坐国航747,乘务员问喝什么酒,餐单都没看就直接说百利甜。乘务员无奈的说,抱歉,我们上层不配百利甜,我去下层去看看。大写的尴尬😂。
硬件设施中规中矩 软件出人意料
这架A330-200飞机机龄7年,客舱布局与海航股份的A330一致,商务舱采用的是2-2-2布局的全开放式。相对于鱼骨布局来说,私密性和便利性来说稍差一些。经济舱则采用的是2-4-2布局。
座椅可以调节180度平躺,这可以说已经是商务舱的标配了。
首都航空也不设头等舱,但是也和海航保持一致的是商务舱提供铺床服务。在平躺的座椅上先铺上厚厚的床褥,再让客人趟上,感觉上确实要松软些。
而相比有些航空公司只对头等舱旅客提供睡衣来说,首都航空也与海南航空保持一致,为旅客提供纯棉睡衣,并且还提醒每位旅客睡衣可以带走。
在娱乐系统方面,首都航空为商务舱旅客陪伴了奥地利AKG降噪耳机,此款耳机的降噪功能不俗,回程时候遇到一对整段飞行都在哭闹的两个小孩的一家客人,基本就是靠这个耳机才安静下来。
耳机还配有单孔双孔转换插头,方便乘客用自己的耳机。
洗漱包用的是纪梵希,平时比较爱收藏一些航空公司的洗漱包,首都航空这款洗漱包最喜欢的就是这个黑色的小袋,可以当作耳机、充电线等的收纳包,小巧精致。
整体而言,首都航空硬件设施中规中矩(个人还是喜欢私密性更好的鱼骨),娱乐系统的电影也不是很新,(后来才知道航空公司采购娱乐系统的影片版权费是以百万来计,价格不菲也是一个制约航空公司购买新片的原因之一。),但是飞机上提供的软件还真是让人出乎意料。
听说首都航空今年要引进A350,这倒是挺让我期待的,目前国内航空公司还没有运营A350,很想看看首都航空的全新客机会采用什么布局。
雪山美景无缘极光
坐飞机的习惯就是选靠窗,顺手可以拍一些飞行中的美景是目的。起飞之后听空姐说,前面飞的几班有乘客拍到了极光,才反应过来中国飞加拿大,经过极圈,又是冬天,拍到极光的几率很大呀。
可惜我选的右座靠窗,自西往东飞窗外是南方,看不到极光。
懊恼之余,只得求助于空姐。乘务长说:先生您先休息,如果遇到极光我会叫醒您。
可惜这次非常不巧,一路都没有遇到极光。后来听温哥华导游说,我们来的前几天极光指数到了7,几率非常大,我们正好错过了。
所以,我一路看到的就是雪山雪景。
后来飞了一次芝加哥才有幸在飞机上拍到极光,我兴奋的一路都没睡,下回分享。
一觉醒来继续吃
睡醒之后,落地前3个小时,又开餐了。
没想到早餐居然有皮蛋瘦肉粥,我最爱喝的粥,开心~
一碗粥、一杯咖啡、一份炒鸡蛋,配上些许小菜,热乎乎的早餐让我瞬间恢复了元气。长途飞行,能吃好睡好,几乎可以忽略掉所有的疲劳与不适,连时差都不用倒,落地洗个澡就能继续行程了。
落地以为到了假温哥华
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远远就看见了温哥华机场。来之前已经研究过机场的大致位置了,这几乎成了职业习惯,每去一个新城市,都会看看机场的位置、跑道方向,如果条件允许就会去机场拍一天飞机。
空中俯瞰通往温哥华市区的大桥。
后来导游介绍,温哥华气候温和,这么大的雪也是很少见的,大雪已经连续下了一周,我们到的那天才刚刚放晴,所以白雪皑皑的少见的温哥华成了我的第一印象。
温哥华位于菲沙河河口,桥梁众多,又临太平洋,是天然良港,冬季不冻,外港英吉利湾开阔,内港巴拉德湾口窄内宽,由西向东延伸32公里,港区面积130平方公里,水深12米以上,可供远洋巨轮出入。港口设备完善,专用的谷物码头和集装箱、散装货码头沿岸排列,长达10余公里,并建有巨大的谷物仓库。
温哥华不远就能看见雪山,雪山挡住了北边的寒冷气流,所以温哥华气候温和,冬暖夏凉。
飞机落地,我的第一反应以为自己来到了假温哥华😂。
落地之后,我看到了一架东航A330客机,一架国航777-300ER,还有一架南航的777-300ER,不看候机楼只看这些飞机,我以为自己飞了11个多小时来到了北京,而不是温哥华。
原来,除了首都航空之外,国航、东航、南航、厦航、川航都开通了直飞温哥华的航线,中国境外的航点有6家航空公司都飞的温哥华不是唯一的,也是唯二的了。
温哥华机场半日游
温哥华市区还没开始游,第二天,我先拎着相机先去了趟温哥华机场跑道边看起了飞机。
原本是打算看一看温哥华机场的民航客机,没想到所到位置正好是一个水上飞机的机场,各种我叫不上名字的螺旋桨水上飞机在这里起降。
远处国航CA991航班准备降落。
跑道边看着一架加拿大航空公司的波音787起飞。
在跑道边冻了两个小时之后扛不住了,打道回府。路过温哥华的“798”,顺手拍了一张夕阳西下的风景。
下集预告:航拍温哥华雪山美景返程体验记。
超侧卫,航空媒体人,微博签约自媒体。大学本科学造战斗机4年,修波音767飞机5年,航空媒体从业9年。擅长航空摄影、写作、摄像、航拍。著《航空盛宴》,收纳百余幅全球著名航展作品。2015年-2016年间,走遍15个国家航拍三十余个城市。搭乘过中国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全日空、新加坡航空、汉莎航空、芬兰航空、北欧航空、法国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美国航空、美联航、达美航空、韩亚航空、香港航空、土耳其航空、维珍航空、国泰及港龙航空、波兰航空等航空公司飞行,足迹遍布三十余个国家近百个机场,飞行近百万公里。
QQ:378543966
微博:@超侧卫
邮箱:superflanker@vip.sina.com
微信号:超侧卫
英文ID:superflanker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