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其实坐飞机也才是近10年的事,第一次坐飞机是在修了两年767之后,所以虽然现在一直记得是坐737从北京飞西安,但是一点激动和兴奋都没有了,因 为飞机的驾驶舱、头等舱、经济舱甚至包括货舱和厕所都不知进去多少遍了。唯一遗憾的是完全忘了那架737的注册号。
http://ww3/mw600/439ca7a3jw1e0syv0ywfkj.jpg
http://ww1/mw600/439ca7a3jw1e0szc3s5moj.jpg
离 开海航之后,本以为难得再有进驾驶舱的机会。意外的是,出于采访报道的需要,经常能够有机会在飞行中进驾驶舱拍摄。第一次乘坐空客A380验证机从广州飞 上海的时候,在驾驶舱里拍了 个够。特别提到的是,在降落之前,询问机长,如果拍摄时候开闪光灯会不会对他有干扰。机长说,闪光灯没关系,但是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因此谨记这条,以后 每次在驾驶舱里拍摄时都会小声的问一句是否可以开闪光灯。
http://ww4/mw600/439ca7a3jw1e0szkbx4j8j.jpg
上 图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搭乘南航波音747F货机从成都运熊猫至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坐747,当然也是第一次坐747货机。一直还记得当时的机长给我们 热饭,非常友善。熊猫饲养员说坐了很多回飞机,没见过驾驶舱的模样,机长就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去参观。多年之后,再次把这张图片发到微博里,不到3个小时, 我就从微博里找到了当年的这位机长-邬机长。
http://ww4/mw600/439ca7a3jw1e0szotaa62j.jpg
这 么多次飞行,其中最兴奋的要数A380验证机和波音787验证机的飞行了。在一款飞机没有交付之前能够乘机体验真的是一种幸运。波音787启动全球巡展的 第一站,我有幸乘上了这架梦幻飞机从广州飞海口,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时间,我还是有机会计入驾驶舱看看被网友称谓“太空舱”的驾驶舱是有多先进的。那 次体验之旅也成就了我单独的一篇体验787的文章。
http://ww3/mw600/439ca7a3jw1e0szsqrobvj.jpg
南 航首架A380交付也成了体验的一次好机会,平飞后一直在找时机进驾驶舱采访。夕阳快要落山之时是进驾驶舱拍摄的最好时机,窗外景色好,而且光比反差不 大。而这次的机长正式多年前采访时任南航总飞行师的刘纤。没想到的是他还记得那次采访,他玩笑的说,当时你采访我时问的是波音787,没想到我现在都飞上 了A380吧。
http://ww4/mw600/439ca7a3jw1e0t00w3zvzj.jpg
再后来,第一次有机会进外航的驾驶舱是瑞士航空,英语不佳的我恰好遇到国内某财经媒体的记者一起帮忙翻译,黑暗中飞行,令人眼花缭乱的仪表着实令人着迷,这也是第一次能够借助最新科技高感光度相机拍摄,几年前ISO用到400以上的照片就会惨不忍睹。
http://ww2/mw600/439ca7a3jw1e0t05141n7j.jpg
波 音747-8的体验也是极为难得的一次。波音747-8飞机作为波音的一款最新大型客机,仅仅只有汉莎投入运营了,而且只从华盛顿飞法兰克福。于是,为了 体验这款最新型客机,我们只有绕地球一圈去体验一次飞行。登机之后,受到了汉莎飞行员和乘务员的热情款待,我们从乘务员的卧室一直参观到驾驶舱,意犹未 尽。于是我就坐在驾驶舱里听三哥和机长聊天(其实我压根听不懂,他们说的是德语),手中的相机一直就没闲着。最美的刚好又敢上日落,于是难得把仪表灯光、 驾驶舱、窗外的日落这么正确的曝光在一张图片里。
http://ww2/mw600/439ca7a3jw1e0t1smg62uj.jpg
其 实,体验过很多驾驶舱看飞行,真正有机会自己飞一次则更是罕有了。据说飞一次模拟机的费用够我几个月工资了。不过,还是很有幸飞过几次A320。第一次飞 行的我对着松哥说,空客的自动驾驶在哪?结果被松哥剋了,飞模拟机还自动驾驶,那有什么意思。于是在简单的指示和玩游戏般的操控下,我生平第一次降落,而 且还没有砸到跑道上,因为我落地前还带了一下杆。就是这个动作,让松哥夸了一句,你小子还蛮有飞行天赋的。(其实是玩过很多飞行游戏的底子)
http://ww4/mw600/439ca7a3jw1e0t1xh16flj.jpg
而能够体验飞行乐趣的要说乘坐私人飞机了。这款西锐的SR-22带着我先后做了3次收油俯冲,人几乎完全失重。这在普通客机是完全无法体会的。而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坐在左座(通常是机长位)飞行,当然,整个飞行过程我是在拍摄,完全不可以碰任何按钮和操纵杆的。
http://ww4/mw600/439ca7a3jw1e0t3bmthu3j.jpg
最
后就是生平第一次特技飞行,为了安全,我被紧紧的绑在斯蒂尔曼双翼机的前舱。体验飞行当然必不可少的是要拍摄,这也是在我不停的请求而且保证不会造成不良
后果紧紧抓住相机的前提下,百年灵的飞行员才允许我带着相机上天,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图片。当然,代价就是没有做太多的特技动作,相比后一批记者,他们没有
带任何设备,完全体验了所有的特技动作,即传说中的“全套”。这就是差别,有些时候,你完全置身其中,可以尽情的感受飞行的乐趣,而无法把那种乐趣带给其
他人。而我通常会选择把自己置身其外,通过镜头记录下乐趣的每一刻,事后分享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喜爱飞行,喜欢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