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股票操作思路,是把握股市脉搏,提高预见性,争取买卖过程主动权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也就不是大问题。在这里谈几点体会与大家探讨,请指正和补充。
1、好的政策是趋势、支撑和环境。
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一点也不夸张,任何一次牛市的运行无不积淀着政策的身影。一个大的利好政策出台,往往是扭转股市运行轨迹的导航灯,也是趋势演变的基石。
在股市沿着政策指引的方向运行时,只要没有新的利空消息出台,可以视为趋势将延续,大盘的每一波调整都可以看作是上升过程的正常整理,整理过程的结束仍可视为政策支撑。
政策是环境,是说一个好的政策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好的操作环境,只有好的操作环境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赚钱机会。
因此,在操作思路上,我们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政策是否有利于我们,是否有利于市场,即:是否有适合我们操作的环境。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认真研判“政策”的能量,政策的出台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是有大小之分的,这就靠我们自身的理解以及对消息面的研判,如果一项政策(措施)只具有短期的能量,不能够给市场运行趋势带来根本性的转变,那还要另当别论。
2、选股。
选股要结合的方面很多,例如公司基本面、题材与预期、比价因素、股性活跃程度、股东数量与变更等等。沪深两市有一千多只股票,由于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每只都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作为散户的我们,可以参照基本面和题材两个方面(其他忽略)在不同行业(板块)之间选择20-30只中意或熟悉的股票作为自选股,进行长线跟踪和观察,围绕市场热点转换来操作,这就足够了。
3、掌握过硬的技术分析手段。
深入研究,细心揣摩,熟练掌握技术分析的方法、特点和内在规律。这其中,起码要熟练掌握五种技术分析指标和多条短、中、长期均线的设置和应用方法,在技术分析指标中精选三种作为必备条件,其余两种作为参考。另外还要对量比、换手率、内外盘变化等十分熟悉。有很多朋友面对五颜六色的均线和形式各异的分析指标会无所适从,甚至根本不顾及技术分析,有的还藐视技术分析的作用,这是不对的。这说明他们对技术分析还缺乏了解和研究。技术分析的最大作用就是对买卖机会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时”。在我的博客"个股关注"栏目中从6月9日开始提醒关注有色金属并两次提醒G鲁黄金,一直到6月25日开始提醒关注地产股均依靠技术分析手段和经验判断,所以说,技术分析并没有滞后性,相反,却能帮助你具有超前的预见性。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技术分析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凌驾于所有分析之上的重要分析手段。有人说,“我不相信技术分析,我只看中基本面的好坏,只找绩优股做,等到一只股票跌差不多了买进,长线持有,就会有收益”。这话不假,在当前市场中也有一定代表性,但却是一句病句。“跌的差不多”的含义其实就属技术分析的范畴。技术分析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常说的指标、均线、成交量和换手率等是针对个股的狭义上的技术分析,而大盘指数涨跌的影响、个股多(空)因素和预期变化的影响以及主力控盘程度的高低对个股活跃性的影响等等其他方面的分析……都是广义上的技术分析。因此说,技术分析不单纯是狭义上的掌握几个指标、均线,而是一个全面、系统、多方位的分析过程。
4、注意发挥经验的作用。
经验是个宝,时刻少不了。赔钱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次次赔钱之后没有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而一次次地重蹈覆辙,依然是“原来的你”。
经验有其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大到对方针政策的把握、对趋势的研判、对自身心理素质的纠正和提高,小到对具体指标、不同K线组合的判断,都要在每一次的“跌倒”中认真的汲取和积累,并在今后接受一次次的检验,最终获得完善和成熟起来,这就是常讲的:成熟的经验应是一种境界。
5、正确认识股评的作用。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是我们最常看到的一句股市诫语,然而许多人却不以为然。这句话也是每个电视、报刊股评栏目中用的最多的一句话或结束语。从大量被套散户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她)们充分相信和依靠股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散户的盲目性和无助的心理状态。其实“股评并没有错”,有上面那一句话罩着,你打一万遍官司也赢不了。所以我们也要从自身找点原因,从自身的努力程度上,从自身的学习方法上,从自身的心理素质上多找点原因。说实话,我极少看股评,但偶尔也会看,从股评中去寻找有价值的东西才是我需要的。因此我们应用扬弃的观点去看待股评。
那么股评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什么?一是为我们发掘好股票提供了便利。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股评的观点也正是机构或企业所需要的,如果股票价格正处于底部,那么你不妨关注一下。二是在公司基本面和题材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定作用的参考。我们平时无暇顾及所有股票的基本面信息,但股评却可以为我们带来直观、便捷的理解。这就是我们要利用股评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对股票中隐含的题材进行分析的超越我们能力的地方。能从这两个方面获益,对于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股评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股评人士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实战经验。二是推荐的股票往往已经走出了明显的趋势或者已处于相对高位。三是与庄勾结,有黑嘴之嫌。四是利欲熏心,利用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拉拢散户入会,从中收取昧心钱。所以,对这样的节目要提高警惕。
以上是对股票把握上的一点体会,许多细节方面由于篇幅有限无法更深层次的探讨,只与大家提供一个粗浅的讨论思路,请多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