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眸历史寻找证据 大行情真的来了吗?

(2006-01-25 08:52:31)
分类: 最新咨讯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大行情真的来了吗?这或许是许多关注股市或者已经身在其中的人日思夜想的问题。害怕踏空畏惧套牢的矛盾成为犹豫不决的原因。

大行情之前市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我们尝试着从A股市场历史上的大行情中找出答案,并将目前A股的基本状况与之对比,或许有助于投资者分析判断。

国家政策鼎力支持

直接和间接影响股市的国家政策均对股指产生正面作用时,行情容易产生。

1994 年的“333 行情”、1996 2月从518.18点启动的行情,以及“5·19行情”都有这一特征。

199481,证监会与国务院发布“三大政策”:放慢融资节奏、控制再融资规模;发展共同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有选择地对证券机构进行融资。三大政策引起“八月狂潮”。

19962月启动的行情,虽然没有直接的政策导火索,但是行情中段央行首次降息,支持了股指继续走牛。

5·19行情”启动一周后,524,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正式启动,湘财证券获批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加到10亿元。

而去年以来,管理层对证券市场支持的态度有目共睹:坚决推进股改、拓展资金供给、降低交易成本、积极尝试创新。

漫长下跌跌出股票价值

股市经历长期下跌、股票价值凸显是大行情发动前的第二特征。

199211月行情启动前,上证综指从1429.01 点跌至386.85 点;“333行情”前,沪指从1558.95点跌至325.89点;19962月前,市场从 1052.94 调整至512.83;“5·19”前,股指自1510.18 跌到1064.17

而目前看来,沪指经历了4年半的下跌,从最高2245.44最低探底998.23。许多股票的价值就这样“跌了出来”。国内外机构认为A股市场具有投资价值,QFII和一些国外资金也大举建仓,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改中愿意增持或回购公司股票,这些都说明了机构投资者并非光说不练。

场外资金囤积犹豫者逐渐坚决

也是因为每一次大行情来临之前,投资者都尝到了套牢和亏损的滋味,虽然有资金,也不敢轻易相信行情真正到来,犹豫再三地错过了一天天的上涨,终于难耐煎熬杀入市场。

目前,股市债市齐涨,房地产进入回调阶段,场外资金充裕。而这一波的上涨更是令许多观望的资金踏空,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由空翻多,还有一部分仍在等待着回调赐予更佳的介入点位。

当越来越多的资金突破心理临界点后,真正的主升浪就可以期待了。

持续热点出现贯穿行情始终

333行情”,上海本地的小盘股点燃了第一把火,龙头凌桥股份(现更名为申通地铁600834.SH)5.06元涨至最高29.20元,接近500%的涨幅仅用了短短两个月;随后,上海本地的陆家嘴(600663.SH)等地产股也持续上涨。

1996 2 月,四川长虹(600839.SH)和深发展(000001.SZ)的疯狂上涨贯穿了整个行情,长虹从7.60元最高涨至66.18元,深发展从6.08元涨至49元,相信许多老股民仍旧历历在目。

5·19”的网络股行情更为明显,所谓“触网必涨”形容的就是当时的情况,上市公司更个名成为“某某科技”或“某某网络”换来的就是股价的飙升,当时上海梅林(600073.SH)等龙头股的连续涨停更是锐不可当。

当前,能源股、银行股等持续热点摆在眼前,全球资源紧缺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否会分别支持这两类股票的继续上涨呢?(郝渊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