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贷款拨备政策变更 银行股中谁将获益

(2005-10-29 07:39:52)
分类: 最新咨讯
贷款拨备政策变更 银行股中谁将获益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中金公司
  要点:
  ●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中(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非减值贷款(主要是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不再是程式化的固定数值,而可以根据历史损失概率等因素进行确定,从而能更加公允地反应非减值贷款组合的风险状况。
  ●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强、NPL形成率低、拨备充足的银行,在实施《暂行规定》的过程中,降低正常类贷款拨备比例的空间较大。招商银行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为1.5%,不良贷款形成率低,因此逐渐调低该比例的潜力最大。浦发银行拨备充足,2006年的拨备压力也有望减轻。
  ●《暂行规定》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监管部门的认可和协调,也需要银行提高自身贷款组合管理、内部信用评级、IT系统等多方面的能力。
  ●财政部49号文和90号文只是规定了商业银行应当在税后利润分配时提取一般准备,并不涉及净利润和净资产的调整,对分红政策也没有实质性影响。重申招商银行“推荐”的投资评级,上调浦发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审慎推荐”。
  内容: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中,非减值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不再是程式化的固定值,而是根据历史损失概率等因素确定。以往,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主要依据是2002年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是固定的数值,无法反映不同银行间正常类贷款潜在风险的差异。但按照《暂行规定》,商业银行将根据是否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将贷款分为减值贷款(impairedloans)和非减值贷款(unimpaired loans);对于非减值贷款,则会被划分为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性的贷款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准备金(图1)。在实践中,商业银行通常会将正常类贷款划为非减值贷款,并根据贷款组合的历史损失概率、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确定准备金计提比例。这意味着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更加灵活,对正常类贷款潜在风险的反映更加公允,但也更加依赖管理层的判断。
  在《暂行规定》中,大额减值贷款的准备金计提将采用折现现金流法,但与商业银行的现行实践差异不大。根据《指引》,商业银行通常比例计提的方式提取专项准备:专项准备=(贷款余额-抵押物价值*折扣比率)*计提比例。但在《暂行规定》中,商业银行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减值贷款应当采用折现现金流方法计提准备金,准备金应当等于贷款账面价值和未来现金流(包括抵押质押物的处置)现值的差额。由于上市银行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两套报表往往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从2004年开始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已经开始参照这一方法对大额不良贷款计提准备金,因此对这些银行而言,减值贷款准备金的计提与商业银行实践的差异相对不大。
  不良贷款形成率低、拨备充足的银行,有较大空间降低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从而提升盈利能力。《暂行规定》的实施,为商业银行降低正常类贷款的拨备比例提供了可能,但只有符合以下两类条件的银行才能受益于拨备政策的变化:
  (1)不良贷款形成率低的银行,其正常类贷款的历史损失率也比较低,降低拨备比例的空间大,也容易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2)在经济上升周期拨备力度大的银行,准备金覆盖率高,降低计提比例的空间也较大。当然,准备金计提政策的具体变化还要取决于管理层对风险的判断和会计政策的审慎程度。
  尽管我们目前还难以明确2006年计提比例的准确变化,但对5家上市银行计提比例变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敏感性测算:
  ●招商银行对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为1.5%,在上市银行中最高,说明其正常类贷款的拨备政策非常审慎。但这没有公允地反映招行资产质量较好的特点,特别是其2004年不良贷款净形成率只有0.1%,因此招行最有潜力在未来几年内逐年下调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在其他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降低正常类贷款拨备比例下降10个基点,净利润将高出原预测7%。如果计提比例下降到1.3%,那么06年净利润将高出原有预测13%,盈利增长达到42%,ROA也会由原预测的0.62%提高到0.71%,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浦发银行按全部贷款余额的1%计提一般准备,准备金覆盖率达到143%,而2004年不良贷款净形成率约为0.5%,因此未来几年拨备压力减轻的可能性也较大。如果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下降10个基点,那么净利润将高出原有预测6%。?? 2004年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较快,不良贷款净形成率约为0.8%,而对正常类贷款的拨备比例约为0.9%,因此降低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可能性要小于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但其敏感度较高。如果计提比例降低10个基点,净利润超过原有预测的幅度约为9%。
  ●华夏银行2004年不良贷款净形成率约为0.7%,但准备金覆盖率只有70%,难以降低正常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深发展2004年不良贷款的净形成率约为2.8%,05年中期的准备金覆盖率只有45%,其降低正常类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可能性很小。
  《暂行规定》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监管部门的认可和协调,也需要银行自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技能。《暂行规定》是会计准则的具体表现,制定者是财政部,但具体实施还涉及到监管机构尤其是银监会的态度,需要两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根据初步了解,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短期内将继续按照现行办法执行,同时,银监会将会根据新的国际准则,修订监管法规中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为保证会计准则的执行创造法律环境。同时,《暂行规定》的实施,不是简单的会计处理的变更,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想精确计算不同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的历史损失概率,就需要商业银行能够掌握不同信用等级、不同行业借款客户的违约概率,也就需要强大的内部评级体系和管理会计系统的支持,需要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作出深层次的变革。
  财政部49号文和90号文主要规定了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利润分配,不涉及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变化,对分红能力也没有实质性影响。财政部49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在利润分配时按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计提一般准备,颁布后市场上有两个认识上的偏差:
  (1)不再需要在税前对正常类贷款计提拨备,05年每股盈利会有大幅增长;(2)已提取的准备金将会一次性回拨为股东权益,净资产在05年会大幅上升。
  但实际上,49号文只是对商业银行的税后利润分配作出了规定,不涉及净利润和净资产的调整,特别是90号文做了进一步明确:
  (1)商业银行仍需要根据风险状况在税前对正常类贷款计提准备;(2)税后计提的一般准备可以在未来3-5年内通过利润分配提足。
  但在利润分配时计提一般准备,可能会影响银行的分红能力。不过,49号文的实施有3-5年的宽限期,如果分3年提足,除华夏银行和深发展外,其他上市银行每年的净利润在提取一般准备后,还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现金分红(表2);即使是华夏银行和深发展,如果以5年为限,分红政策也不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重申招商“推荐”的投资评级和上调浦发投资评级为“审慎推荐”。即使没有拨备政策的调整,2006年招商银行盈利也能实现20%以上的增长,转债完全转股后的市净率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2.32倍和2.05倍(表3,表4),在股权改革方案为10送1的情形下,则降低到2.10倍和1.86倍;若股权改革方案为10送2,则降低到1.93倍和1.71倍。如果正常类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从1.5%降低到1.3%,盈利增长达到42%,2006年市盈率和市净率约为12.7倍和2.01倍,再考虑到股改方案的对价,重申“推荐”的投资评级。
  浦发银行拨备一贯稳健,目前准备金覆盖率已接近150%的目标水平,因此未来几年拨备压力的减轻有望对盈利的持续增长构成支撑。浦发银行2005年和2006年市净率分别为2.14倍和1.87倍,若股权改革方案为10送3,则降低到1.64倍和1.44倍,估值具有吸引力。再考虑准备金计提政策调整的正面影响,上调评级至“审慎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仓出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