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及游记【红海篇】

(2011-03-21 22:57:15)
标签:

红海

埃及

潜水

沙漠

撒哈拉

贝都因人

杂谈

分类: 写字

这次的游记主要是风景篇,没有什么历史文化古迹可以记载,所以文字字数方面就轻松多了,杯具的是我这个烧饼玩意那天居然没有想着拿相机!只能靠着别人的卡片机照了几张照片,所以照片也大打折扣了,我这个欲哭无泪TAT所以这篇游记里面的图片质量都比较……凑合- -有很多甚至是手机拍的TAT 手机拍的没打水印,因为没脸打了- -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是印度洋的附属海。4000万年前是地壳运动中,红海和东非大裂谷行成。红海之所以名为红海,显然并不是因为它的海水是红色的(世界上有红色的海水吗- -),据说是西奈山岩在日照下发出炫目的红色,倒映在海水中,使得海水看起来像红色,所以得了这个名字。红海的海水绝对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海水,不同于青岛的海水是墨蓝色,红海的水碧蓝碧蓝的,好像蓝色水晶一样高度透明、清澈见底,水质干净纯洁,在水面可以看到水下游来游去的鱼,远胜过泰国那些地方的,据说也不逊于马尔代夫的海水。红海下生长着大量五颜六色形色瑰丽的珊瑚礁群,映照的海水也分成不同的颜色,同时,浮浅、玻璃船、潜水等等海下观光项目也成为红海的一个必去的著名项目。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42543587867143943_005.jpg
↑水的颜色有明显分界线,并不是水质本身不同,而是海下的珊瑚礁颜色不同,导致太阳光线反射映得水的颜色不同。所以从水的颜色就可以判断珊瑚礁的群落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42543587867143943_004.jpg

↑红海的海水 蓝得惊艳

红海有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和观赏性,还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圣经》中出埃及记的故事里,摩西带着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穿过红海,给红海罩上了神圣的宗教光辉。

我到达的是红海边一手海水一手火焰的沙漠里的城市赫尔格达(Hurghada)。赫尔格达坐落于撒哈拉沙漠边缘,本来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但是这里濒临红海,终年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海水清澈干净,一切风景资源都在宣告着它的美丽,上个世纪政府开发了这里,修建了大批旅游设施和酒店,很快这个小渔村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度假胜地。这里的酒店大多是星级的,而且水准明显比我在开罗住的酒店高,据说这里的酒店都是欧美人开的,管理系统和装修风格也都是欧美人的,也就难怪质量会比开罗的高很多。晚上入住的时候,在大堂等待开房的时间,有服务生殷勤地献上免费的果汁,大堂装修的金碧辉煌,还有欧美人在演奏钢琴。房间也漂亮的没话说,一切设施都是新的,干净舒适,落地窗外面是酒店的泳池,远一点还可以看到碧蓝的红海。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情绪很伤感,我在怀念赫尔格达的那一晚,那一晚是我在埃及的最后时光,心里已经开始百般不舍,那时候的我已经意识到,我一发而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那片土地。那一晚我带着无法释怀的爱与不舍出门,遇到了一个对我很重要的人,我一直在怀念他,我想他已经不记得我了,但是对我来说,他的亲切友好是我在赫尔格达留下的最深刻的最微妙的印象,至今我还是想对他说一句:“万事如意”。如今我已经想不起我住的酒店的名字,当然也不会想起他的店的名字,我们早已失去了联系,每次想到这点,我也会隐隐伤感。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933012.jpg
↑舒适的房间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942094.jpg↑窗外的风景

       前面说过了,赫尔格达坐落在沙漠里,所以这次是我到埃及这片多沙的土地上第一次真正的深入走近沙漠,凌晨我就起床,乘坐越野车,深入撒哈拉沙漠去拜访当地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不要以为沙漠里是广袤平展的,沙漠里根本没有道路,到处是上下起伏的沙丘,开越野车的那个埃及人显然已经习惯了这些“路障”,以非常快的速度冲上冲下,其中最陡的坡我想跟地面的角度可以达到60度了,所以坐他开的越野车基本和过山车没什么两样,每次车子猛的冲下沙丘的时候我都会感觉五脏器官翻江倒海,身体在惯性作用下可能会迅速向上弹起,如果不抓紧扶手,在车顶磕个头破血流很正常。不过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毕竟在撒哈拉沙漠里疯狂地冲下这样的经历不是随时能够体验的。在到达目的地前,司机和当地导游特意把我们载上一个沙丘顶端,让我们看日出。这个导游专门负责带我们进入沙漠,是个非常可爱帅气的埃及人,他会说五国语言,包括俄语、德语、瑞典语、英语和阿拉伯语,每一种都说的非常流利,交流完全不成问题,而且还力大无穷,可以两只手臂同时分别把我和同伴的另一个女生一起抱起来(抱的可是我诶,几乎比一般女生沉一倍的!),他人还非常亲切,瞧我们很多有意思的拍照姿势,用身体语言跟我们开玩笑,真是喜欢死他了,为什么身边就没有这么优秀的男生呢?在沙丘顶,天空已经绽放出绚丽的橙色了,但还有一颗星星非常耀眼明朗,他用英语告诉我们那是Jupiter,可惜我们当时没有人不知道这个词是神马意思,表示完全不懂。我一直以为在埃及看到的最亮的星星一定是天狼星,于是用手机词典查出天狼星的意思给他看,他一直摇头,我干脆切换成英文模式让他输入,他输入后我才知道原来是木星,于是告诉大家,他看到我们终于懂了,一直夸我聪明,于是我又想说一次,喜欢死他了XD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426077.jpg

↑可爱的力大无穷的导游

关于撒哈拉的日出,在去阿布辛贝的途中已经看过一次了,但是当时是在公路上坐在车里看的,这次是在撒哈拉深处没有人烟和公路的地方,坐在沙丘的顶端,安安静静地看完的一场大自然的绝唱。我感觉在看的过程中眼泪几乎要掉出来了,因为在看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历史古建筑壮观后,那种沙漠里自然景色的壮观和人文历史的壮观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感觉莫名其妙就感动了我,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太渺小,始终蜗居在我的床上对着电脑发呆,所以当我的身心完成暴露在这片一望无垠的沙漠里,在火红的太阳一点一点从沙漠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我也被一点一点染成绚丽的色彩,这种色彩让我在这个瞬间不再是那个干物女的我。

看完日出我们需要从这个沙丘自己走下去坐上车子,这可愁死我了,这沙坡当滑梯都嫌太陡了,要我怎么走下去嘛,导游很开心地带我们到最缓的坡,他自己像个运动员一样带着可怕的重力加速度迅速跑下去了,剩下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迈脚。不过还好满地都是厚厚的沙子,最多连滚带爬下去后摔一跤痛一下,但是估计不会摔伤沙漠的。我步履蹒跚地走下沙坡,脑海里居然冒出了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情景,开始还脚下尽量使劲拼命勾住沙地,控制自己的速度,后来发现坡实在是太陡了,重力太大,狠狠地拽着我往下跑(于是我脑海里又浮现了我永远画不会的物理课的受力分析图,此时我就是图里陡坡上的小木块,还不算摩擦力的!)速度根本控制不住了,我干脆豁出命去了,大踏步地冲了下去,谢天谢地,虽然冲到安全地带后又跑了很远,不过总算在安全中停下来了。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7.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6.jpg

↑沙漠日出这种漂亮的景观也只能用手机拍TAT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5.jpg

↑太阳刚刚升起的沙漠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4.jpg

↑我冲下来的沙丘这样看是蛮缓的没错-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2/20/52110044201103222021471510952424748_000.jpg

↑这张图可以看出 我为了怕冲下去 脚牢牢插进沙子里= =

乘坐越野车又开了一会,终于开入了贝都因人的村落。说是村落,其实也不过是茫茫沙海里疏疏落落建的几个毛毡帐篷,跟到处都是人的城市比,这里可真是举目四望,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建筑,没有任何树木,抬眼望去就是远处的地平线。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818056.jpg

↑带我们深入沙漠的越野车帅呆了XD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2649066.jpg

↑我身后是贝都因人的水井,有了这些设备他们居住条件可以稳定一些,搬家不需要那么频繁了
  http://b63.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cfc4136bffa00cd13fa61a14d536ea4530730a13d27a62be3ea6cc3a7862d23ee8c6bdacf60dc3904209aa429ed89c7347bcf32130803b7bec793402feca88cfaf8a34fcdb52068718e260bc3483d271c3cf9a25&a=54&b=63
↑可爱的小羊咩咩 叫声真的好萌XD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3257018.jpg

↑贝都因人的住房

住在这里的贝都因人,是沙漠的主人,在阿斯旺我们已经跟埃及的少数民族努比亚人打过交道了,这次的贝都因人同样是埃及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肤色没有努比亚人那么黑,他们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贝都因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就是“荒原上的游牧民”,所以他们是靠在沙漠里追逐水源游牧为生的,沙漠里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水源稀少,气候温差大,早上的沙漠冷得刺骨,太阳升起后又热得把人化掉,古时候的他们真的是整天牵着骆驼跑来跑去的,没有定点,生活十分艰苦。贝都因人的穿着和努比亚人和普通阿拉伯人的穿着都完全不相同。宽大的长衫是个共同点,努比亚人黑黑的却喜欢穿纯白的长衫,贝都因人穿长衫就比较随意,颜色一般是暗色调的彩色,贝都因妇女的长衫、外衣、斗篷都绣花,我在阿斯旺买的那条长长的披肩其实应该是贝都因人的手艺,10美金,质量非常好,在沙漠里寒冷的日子里,那条披肩是我的救星,带给了我无尽的温暖。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0.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1.jpg

 ↑贝都因人的村落 看起来也是空空荡荡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2.jpg

↑这个据说是贝都因人的教堂,在这里祷告安拉
 

在贝都因人的村落看到很多骆驼,我又骑了一次,比起在金字塔前骑的时候那种到处都是人流的感觉,这次是在安静、杳无人烟的沙漠深处骑,印象更加深刻。贝都因人的生活和骆驼密不可分,在沙漠里,越野车都犯难的一些地方,有了骆驼就有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骆驼带着他们走遍沙漠,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追随水源。贝都因人也和外族人通商,骆驼同时也是运输工具,长期的商路上,骆驼把来自沙漠深处的商品运出去,达到了内外交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对贝都因来说,骆驼就是他们的因特网XD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3.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632057.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714044.jpg
↑友好的贝都因人果然包头巾很显脸小啊……

我们到达的时候他们正在做早饭,毡帽帐篷里连灯都没有,一切家具都非常旧,看起来脏脏的,没有灶台,直接在地上架个铁架,上面是锅,里面装着食物,下面是……骆驼粪- - 忘记最早是在哪了解的了,骆驼粪晒干后是很好的天然燃料,经济又少污染的,这次算是亲眼所见了,真的很好烧的样子,一点就染了,不过每次想到食物是靠这种燃料烧出来的,总会觉得有点小小的心里阴影。一个贝都因女子给我们烤了好吃的饼,看着她把面粉什么的倒在锅里摊,几下就好了,那饼尝起来薄薄的脆脆的,比根据这里居住环境想象出来恐怖的味道要好很多,完全在我的可接受范围内,带我们来的导演还把饼喂给一头骆驼吃,骆驼慢慢的嚼饼的样子看起来十分笨拙XD另外还尝了完全不知道原料是什么的小菜,裹在饼里吃,算是我的早餐,那菜的味道就有点不好形容了,一直到吃完我都没搞明白到底好不好吃,也没搞明白我在吃什么,真是神奇的食物。这里的贝都因人的帐篷都是可以随意进入参观的,感觉这些人的生活也没什么隐私的样子,一家很多人父母姐弟的挤在一个帐篷里,还要随时欢迎游客来参观(不过还好沙漠深处这里不是随便想来就可以来参观的),真的蛮杯具的,关于他们的娱乐生活我也很好奇,在这里我的手机都没有信号了,帐篷里也没有电视什么的,更不用说电脑了,看起来真的很艰苦。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2/11/5211004420110322112125061.jpg
↑贝都因人的一家N口 抱小孩的是姐姐不是妈妈=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2/20/52110044201103222021471510952424748_002.jpg
↑贝都因人的早餐= =

说完沙漠里神秘的游牧民族,正式说说红海。红海海水的美在开篇就写到了,那种无限透明的蓝真的是让人陶醉,沐浴着阳光在那样的海水里游泳或者潜水,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惜我没有带泳衣去,加上担心水温太低,并没有真的下水。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828066.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42543587867143943_002.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42543587867143943_003.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42543587867143943_000.jpg

    冬天在红海这边欧美人多的让你怀疑到了欧美国家,因为遥远的北方国家,俄罗斯、芬兰、挪威,甚至地中海气候的一些国家的白人,每到冬天,就像候鸟一样买机票飞过来红海,充分享受温暖的气候和美到极致的仙境红海,在这里慢慢游泳、穿比基尼或者看比基尼美女,呆个一周左右,再去卢克索转转看看古迹,然后打道回府,这种线路是他们最理想的度假线路,和很多国人不同,金字塔在白人眼里不如冬日里这一汪清澈的海水值钱。所以大多数在红海里畅快游泳的都是那些抗冻的白人,我还是很羡慕他们这种惬意的度假方式的。由于是欧美人的度假胜地,红海周边的建筑也非常有欧式风情,一水的地中海建筑风格,橙色的小楼看起来好像刚刚走出童话故事,碧蓝的海水、鲜红的房子、海鸥、帆船,这一切让我想起了大航海时代里那些漂亮的地中海港口。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42543587867143943_001.jpg

↑地中海风格显著的风光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1/5211004420110321215831080.jpg

来到红海虽然不能潜水,但是海下的珊瑚礁是一定要看的,所以我乘坐了红海的玻璃船,所谓玻璃船,就是上半部分是正常船只,下半部分的船舷里有很多透明的窗户,乘坐在下面可以透过玻璃窗看到海里的景色。于是这精致的小船就这样乘着风出海了,一路上我在甲板上,脑海里除了“浪漫”没有其他的词了,因为海面的风景实在太美了,海水的颜色实在太漂亮了,海风实在太舒服了,比起青岛那种墨蓝没什么特色的水,这种大海才能叫做浪漫啊。开到离岸比较远的地方,我下到下层船舱,开始欣赏珊瑚礁和鱼群。珊瑚礁一丛一丛的,颜色大多是暗红色,也有些其他诸如绿色黄色之类的色彩,层层叠叠,交相掩映,煞是好看。著名的潜水摄影师大卫·杜比勒(David Doubilet)说过,“在红海海底,每日每夜都非常热闹,珊瑚礁都在魔术般地默默地有节奏地跳着舞蹈……”鱼群就比较单一,我看到的几次鱼群都是同种类的,颜色并不算丰富,比起上次在海南潜水,好像略逊一筹了,不过在这两个地方都没有看到小丑鱼尼莫,比较杯具。甲板上有人投鱼食,就可以看到大批的鱼群向同一个方向游动抢食,它们凑在一起密密麻麻的,上下游动和扇动鱼鳍的动作整齐划一,好像排练好了一样,也算是奇景一幅。最有意思的是看到了很多水母群,我好像没怎么见过活的水母,除非是在青岛海底世界之类的地方,也知道这些小家伙蛰起人来很要命,但是在真正的大海,看到那些透明的水母一动一动地,有的甚至贴在窗户上跟我打招呼,真的蛮可爱的。真是可惜没有带相机来(TAT),否则就能第一次拍一下海底的世界了。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1/22/5211004420110321224920071.jpg
↑玻璃船里面的样子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09.jpg
↑放几张手机拍摄的鱼群照片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0.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1.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3.jpg
↑这黄鱼还真不是一般的醒目= =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4.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5.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6.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7.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8.jpg
↑可爱的水母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19.jpg
 ↑发现一个超像心形的珊瑚礁群,拍下来XD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20.jpg
 ↑我觉得这种从海里看海面射入的阳光非常美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21.jpg

http://img181.poco.cn/mypoco/myphoto/20110320/21/52110044201103202112452959641951325_022.jpg

↑贴张珊瑚礁的图

记得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地理里面学过,红海是世界上密度最大的海(小时候在《十万个为什么》里看到死海的密度最大,人们可以直接躺在水里喝果汁,那时候就觉得好神奇,不过死海不是真正的海,是个内陆咸水湖),所以这里的含盐度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在这里游泳大概想要沉下去溺死会比较困难一些,除非是呛水太多咸死了。虽然无法游泳,体验一下这种高强度的浮力,不过体验一下所谓的“世界第一咸的海”还是很简单的。同伴提醒我说红海里据说有血吸虫什么的,就算没有也不卫生,不过我想难得来一次红海,这个险还是值得冒的,在玻璃船甲板上,提供免费的饮料,我特意把船上发的塑料杯留了下来,在下船的时候舀了一杯红海的水尝了一口,结果果然不辜负我期望,那就一个咸= =绝对是咸菜级别的那种咸,可惜我不是重口味,喝了一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

到这里这次埃及之旅基本就告一段落了,当晚(1月26号)重新回到开罗准备乘飞机返回中国,遇到了埃及历史上重要的一次变革,暴动和罢工在开罗第一天展开,那晚我沉浸在即将告别这里的忧伤中,由于住的酒店离市中心太远,时间又太晚,结果没机会去市里看看罢工(其实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情况那么严重,还以为是小事呢,回来后看新闻才发现好可怕- -)。回国的几天里,无论电视里论坛里微博里,到处都是埃及变革的消息,每次看到埃及就会狠狠的心痛,甚至羡慕那些滞留在埃及机场的人可以在那里多呆几天,其实大家都说我很幸运,玩尽兴回来的第二天机场就滞留了,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有多么深爱那里留恋那里。即使现在写游记,回忆起在那座神庙前、那片沙漠中、那片海洋中的点点滴滴,还是会感到哀伤和苦涩。虽然景色全部写完了,不过还有一些人文相关的记载和照片打算发,所以这篇应该不是埃及游记的最后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