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念丛林中

(2014-08-27 10:15:13)
标签:

情感

微信

遗言

顿悟

大智慧

分类: 闲好打油

 

片言辉永夜,

短偈见宽襟。

世少真君子,

丛林深处寻。

 

813日夜,孟晓云突然来电话,说丛林中晚上9点零5分走了。丛林中是她的爱侣,也是她人民日报的同事(我的前同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做事严谨,为人谦和,对我们这些入行不久的新闻研究生来说,是大家敬重的老大哥。晓云还算平静地叙述了老丛最后一次住院的两周,特别是最后两天病危抢救的过程。她说,老丛五年前,留过遗嘱,丧事从简,不告别,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骨灰树葬。嘱我在微信圈里发布这个消息,还说,由于要办理后事,无法接待吊客,谨致谢忱。她会在稍后公布老丛的遗嘱内容。

周六,她来电告诉我,周一家属要在医院与老丛告别,准备了三个花圈,两大一小,大的一个是同事和朋友的,一个是孩子们的,小的是她的。缎带上的字,她请我写,并说,老丛是个要求很高的人,一般人的字,她瞧不上。我连忙说,这事我绝对办好,你放心。当晚,我写好,她就让孩子取走了。

14日凌晨,晓云在微信上,选登了老丛的遗言。

 

“我今年74岁,在余下的岁月里,如得了不治之症,如癌症、脏腑某器官衰竭(千万不要搞什么器官移植)、植物人、全身瘫痪、老年痴呆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或痛苦万分,则坚决以恰当的方式结束生命。拖累亲人,劳神伤财以换苟延残喘,在痛苦中度过余生(其实也很有限),实不愿不值也。我并非不珍惜生命,但要快乐的活着。

死去之日,即从世界消失之时。任何通知、讣告、简历、评价、祭奠、追悼等方式、形式、仪式,全部免除,一样也不要。骨灰埋于树下,以作肥料。人是大喊大叫着来到人世,经过数十年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最后最好悄悄地离去。

人来世一遭,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如文章、书信、照片、日记、资料以及各种电子文档等等;人去之后,全部打扫干净,一切皆应化为乌有。我非名人,不值得保留,也无任何价值,不想“记忆长留在人间”。光光溜溜来的,干干净净回去,仿佛他未曾来过一样。

我的一生,无甚功绩,也无大过错;无甚骄人之处,也没有多少遗憾。受人(包括国家)之助者多,回报奉献者微薄。唯胸怀坦荡,正直做人而已。虽一生平淡,但“我来过,我努力了”(仿一位历经磨难的八岁小女孩生前语,她的原话是:“我来过,我很乖”,这句话刻在她的墓碑上,读之令人心碎)。

人活一世,最终归于尘土。想起惠能和尚著名的偈语,我也凑一偈:

世无菩提树,何来明镜台?

一切皆虚妄,我本一尘埃。

 

读了这段话,心中砰然一震。在这个浑浊的世上,竟还有这样的哲人和醒者!寥寥数语,满是洒脱,满是顿悟,充满着大智慧,如晨钟,如暮鼓,如灌顶醍醐,如空谷梵音。让平庸的我,感到无比惭愧。

 

                                                      2014814

 

注:日前,老丛遗言已由人民网发布,我也把这篇短文并四句小诗公布了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