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之七 金门大桥与埃里斯

标签:
旧金山金门海峡斯特劳斯埃里斯大树将军 |
分类: 闲好打油 |
碧水蓝天夹岸峰,一桥飞架若霓虹。
斫山全为偿初愿,跨海何妨走巨艨。
四载辛劳雕像伟,千回算计硕勋隆。
金沙终现金门下,大树将军不伐功。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近代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早在1872年,人们就有在金门海峡修建大桥的想法,但由于雾厚峡深,建桥颇为不易,所以100年后美梦才得以圆满。金门大桥全长2737米,桥面由两座高342米的钢塔、两根直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的钢缆和无数根细钢缆支撑悬挂,雄峙于1900米宽的金门海峡之上。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60米,即使涨潮,大型船只也能畅行无阻。
金门大桥于1933年动工,1937年5月竣工,耗时4年,用钢10万吨,投资3550万美元。有趣的是,这笔巨款既不是官方,也不是财团投入,而是旧金山居民以自己的住宅、农场和公司为抵押,以发行工程债券的方式支付。44年后的1977年,最后一笔债券偿还完毕,本金和3900万美元的利息全来自过桥费的收入。
大桥的主要设计者是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桥畔竖有他的全身铜像。但另一位功臣却并没有得到这样的殊荣。这位叫埃里斯的工程师负责上千笔建桥所需的复杂数学计算,却在金门大桥开工前被解雇。埃里斯后来回到大学教书,于1949年逝世。2007年5月24日,金门大桥行政区发布的新书《金门大桥:总工程师报告2》,终于给了他迟到的公正评价。
据统计,这座大桥每天有十万通勤族,每月有一百万观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