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有感 (百廿五 公车今昔)
(2012-06-08 16:30:57)
标签:
公务车官员专车云南曲靖蝗虫pm2外交官司杂谈 |
分类: 闲好打油 |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曾在安徽一个60万人的小县城工作多年。当时县里有两部公车,都是军用吉普,一部县委书记用,一部县长用。这两部车很旧,夏天,太阳把帆布篷晒得贼热贼热,坐在里头像进了蒸笼。冬天,车蓬则到处透风,又冷得要命。而且,这两部车也并非专车,别的领导有事也可以用。甚至我们这些低级别的办事员,有急事也会觊觎那四个轮子。有一年,我太太从北京探亲回县城,我就沾了光。我们县城紧靠淮河的拐弯处,县城在西岸,火车终点站张楼在东岸,离河边还有18里路。公交车倒是有,但要一两个小时一趟,赶不上就得雇三轮车,那三轮是“道奇”牌,倒着骑的,车座在前头,车夫在后头,坐在上面,感觉很危险。如果晚上到,就更不方便。县委办公室主任知道后,就安排书记那辆车的司机,把她从张楼车站接回来。
90年代后半期,我在北京一家行业报当老总,我们算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因此我有一部专车可用,但同级别的部委司长,原则上不配专车。当然,他们有事可以调用公务车,但一些自律较严的司长,也有骑自行车出席公务活动的。记得有好几次,我们报社搞活动,请国家计委的一位司长朋友参加。我就让司机先去接他,然后我们一起去开会。事后送他回机关,他再骑自行车回家。我说的是“自律较严”的司长,有的司长(甚至处长)就不同,他们长期“借用”下属单位或企业的车,那也等于专车了。
公车改革,是近年坊间极为关注的话题。差不多每年都有代表在两会提这件事,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不少改革措施,但公车似乎是越改越多。不仅司长、处长有专车,甚至科长、股长都有专车了。前些天,安徽芜湖一位副市长詹云超骑自行车送孩子上学,成了天大的新闻。让人们略感尴尬的是,从公开的简历看,这位副市长并非中共党员,而是芜湖市“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副主委。他分管的范围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地方志、民族宗教事务等方面工作。有网友感慨说,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疑似清官,还不是中共党员,真是悲催!
今天看报,又有新闻:一个小小的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口不过60万,公务车就达1430辆。所谓公务车,当然绝大多数是各级官员的专车。
车多,排放废气也多;排放废气多,空气质量就差。前几天,外交部和美国使馆刚就监测北京空气质量打了几场嘴仗,我就想,这么多公车在里头添乱,这不是给外交部惹麻烦吗?禁不住打油一首:
当年都是珍稀物,时下如蝗满地飞。
喷薄几多P M 2,靡劳樽俎屡横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