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诗

(2012-06-04 12:36:53)
标签:

王之涣

孟浩然

诗味

酸咸之外

杂谈

分类: 随便说说

    司空图作《诗品》,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诗之味常在酸、咸之外。”这话的意思是,诗的写作,不只是就事论事,一首好诗的韵味,抽象于所描述的具体事物之外,有丰富的“多解性”,且具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举两个最显明的例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这诗说的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下去, 滔滔黄河水朝着东海一往无前地奔流。要想把这山川大地千里的风光看个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啊。这里说的是登山看景,但蕴含的哲理却极为深邃。我们现在常说,要认清事物的真相,不能囿于一隅,不能执于一端,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否则难免片面、荒疏、甚至谬误。这诗的后两句,十个字,就把这么复杂的道理说清楚了。

孟浩然的名篇《春晓》,也是如此: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般的解读当然是,春日慵懒,一觉睡到了天亮,窗外,到处都是鸟儿欢快的鸣叫声。想起夜里那阵阵风雨,不知有多少花儿零落了呢。

但如果这样读,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意境:

春日惆怅,睡得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外面,为什么鸟儿乱糟糟地吵成一团?昨夜那场暴风雨太吓人了,恐怕把满院子的花都摧残殆尽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