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句何期动耄翁

标签:
刘征咏春雨师风伯夜光杯打油文化 |
分类: 文坛轶事 |
刘征先生,当代著名诗人、杂文家,也是我的忘年交。由于我兼任上海新民晚报特约编辑,负责为副刊“夜光杯”约稿,所以和刘老已有十年以上的交情。今日收拾书橱杂物,捡出刘老书信数十通。
这些年,作家写文章大多使用电脑,寄稿也用电子邮箱,纸墨笔砚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作家书简已成罕物。刘老的这些书信,就显的格外珍贵了。我翻看了一遍,其中有几封谈到我的打油诗,颇多勖勉之词。下面是2009日6月10日的一封,也是他第一次对我的诗作发表评论:
宝林友:
细读所寄诸诗,大喜!君诗有相当功力,且有思想,富才情,实属难得。尤喜讽刺诸作,谨书一首,以示喜爱。当今诗词日趋繁荣,诗律相当成熟的则较少,有诗味的更少,有诗味兼有思想的则寥寥矣。这也属正常现象。唐诗存世的四万多首中,真正的好诗也不多。夏日到来,笔端应更多热风也。
我有个艺名叫梅苑,老师所赐。
老梅博客顿首六月十日
回忆当时情形,是近年胡乱写些打油诗,有些也贴在朋友的博客上(当时我尚未开博)。刘老是诗界大家,又是我的特约作者,就趁约稿机会,选了一些向他求教。没想到他看了,颇多谬奖,还挑了一首,用漂亮的行书写下赠我,这让我十分感动。后来,刘老又在一封信中说,“你的诗有一定功力,也有灵气,我自信有眼力,锲而不舍,必斐然有成”。当然,我知道这是前辈对后学的激励,不能以此自矜的。
这首七绝,是那年春天应上海两位诗友之邀写的“咏春诗”之一。那年旱情严重,我本没有心情咏春,诗友再三催促,只好回复:“鼠岁牛年,神州大旱,咏春诗实在写不出,打油三首,聊以交差。只是扰了清兴,罪过罪过”。这首是第三首。
(一)
昊天无雨润春苗,赤地炎炎野瘴嚣。
纵有嫣红连姹紫,无心结伴踏青郊。
(二)
春来门柳未飞黄,依旧寒风啸北窗。
梦里呢喃廊下燕,何时慰我老愁肠。
(三)
万物当春久不酥,雨师风伯太踟蹰。
莫非旱魃红包送,联手瞒天捣糨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