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两首
(2011-11-21 02:03:51)
标签:
林里商恺人民日报市场报潘啸龙周啸天文化 |
分类: 闲好打油 |
今天整理杂物,发现两首旧作,其一为五律《自嘲》:
吾也荒疏久,悄然髀肉生。
案头诗不作,炉上药常烹。
虎大知遗患,羊亡愿系绠。
林中走鹤步,晨起效邻翁。
此诗作于1980年代初,大约在1982或1983年。
我读研1981年毕业。我们社科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专业的学生大多分在人民日报各部门,我原来定在记者部,部主任商恺找我谈话,说先到天津记者站当驻站记者,另一个驻天津记者是孟小云,后来成了很有名气的报告文学作家。
我的研究生导师是林里,五十年代的人民日报记者,后来到华南局陶铸手下工作,曾任广州日报总编辑,文革后回人民日报。他想让我去新创刊的市场报,他那时已从记者部调任市场报总编辑。我不大喜欢搞经济报道,因此不愿意到市场报,还是想去记者部。但那时我得了肾炎,这病不能太累,当记者到处跑,身体可能吃不消,因此很纠结,就采取了一种听其自然的态度。后来听说林里把这事闹到编委会,坚持要我去,最后商恺妥协让步,我就分到了市场报,先到副刊部,后来当了副总编辑。
一开始,我没把病当回事,工作挺认真,还常熬夜,结果病越来越重,不得不半休。报社医院的杨子田大夫对我说,肾病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认真对付,力主我到小汤山疗养院休一个疗程,林里也同意。结果我休了两个疗程,整整半年时间。这一下,病情大为好转。在此期间,我学会了杨氏太极拳、鹤翔庄,每天很早起床,到小树林里打拳、做气功。这首诗就是那时候写的。
另一首,是七绝,比《自嘲》晚一些,大约是1980年代中期,是给好友潘啸龙兄的一首和诗。
峰飞石涌雾弥山,风物天堂现笔端。
评点周郎真硕士,无声落叶近前贤。
——读啸龙杭州记游诗戏和
啸龙兄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革中从白湖农场分配到安徽凤台县当中学老师,我则从插花庙农场分在县委宣传组,我们一起在凤台呆了五六年,过从甚密,成了至交。我1978年考取社科院研究生后,他第二年考取了安徽师大研究生,师从卫中璠先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后成了著名的先秦文学专家,教授、博导。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他还曾是我的专栏作者。一旦有机会出差,我们总设法在北京或芜湖见见面,喝点小酒。我们写了什么文章,出了什么新书,也会寄给对方求教。
这首诗是和他的一首记游诗,写在一张宣纸上,一定是准备寄他的。这张是试写,大概觉得不好,好的自然已在他的手里了。可惜他的原诗一时找不到,否则一起发表,更有意思。
诗中提到的“周郎”,是他的研究生同学周啸天,我们没有见过面,但神交已久。他毕业后分到四川大学,现在也是著作等身的名教授了。那次他和啸龙兄一起到杭州游玩,也写了诗。我记得,啸龙来信说,啸天想要我一幅字,我也写了送他,我想,写的大概也是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