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秋霞

标签:
吕佩浩楹联校友会母校上海市天山中学 |
分类: 似水年华 |
2008年,是母校上海市天山中学建校的第55个年头,校友吕佩浩早就邀请我和他一起回沪参加校庆活动。为了表达对母校的敬意,他特地撰制了一副楹联,命我书写,我欣然从命。这副楹联是:春雨无声润桃李,秋霞有意染樟槐。
5月,我们一起回了母校,把这副对联送给了校长。期间,我还对学弟学妹作了一次即席讲演,题目是《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知识分子》,这个演讲稿后来收进了校友会编辑出版的《岁月如歌》(第二集)中。
三年过去了。有一天,正在南京讲学的吕佩浩来电,说学校建了一座校友亭,要把我们合作的那副对联,做成竹刻挂在亭柱上。揭幕时,会邀请我们去参加典礼。我说,如果要刻,我可以重写,那副字没有写好。他告这事早就定了,恐怕已经刻好。大约是上个月初,校友会尹碧茵来电,说时间定了,是在6月24日,问我能否参加。正好,那段时间,我要到广东参加一个课题的第二次调研,实在不能前往,便发了一封贺信,全文如下:
校领导及校友会诸兄:
欣闻校友亭新刻楹联落成嘉礼在即,特致贺忱!此联系吕佩浩学兄撰制,嘱我书写送给母校,借以表达不忘师恩之衷,何期付之梨枣,悬诸亭柱,实在惶愧难安,唯有再三拜谢!校友会前曾专电邀我参加揭幕仪式,因公不克,至为遗憾。谨缀数语,遥祝嘉礼成功,诸兄康健!
后来,我知道佩浩兄也因事繁未能出席,真的有点遗憾。
6月底,老同学纷纷来电或发短信,告知仪式非常成功,还专门录了像,会刻成光盘寄我。今天,又收到袁宗达兄发来的十多张图片,让我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拙书能够刻在校友亭上,当然让我感到高兴,但我更高兴的是,母校一贯重视校友会的工作,重视发挥历届校友的作用,即使像我们这些离开学校已经几十年的老头老太太,她也没有忘怀。
在母校的六年,是我从懵懂走向成熟的六年,是我渐明事理、初探人生的六年,我今天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也是在那六年的基础上取得的。母校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便要做秋霞,让晚岁的余光,回报母校,把母校那郁郁葱葱的樟槐点染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