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377战友40年再聚首(十,寻梦)

(2010-12-14 14:53:27)
标签:

座谈会

高峰

杨子荣

叙旧

寻访营房

靶场

文化

分类: 似水年华

6377战友40年再聚首(十,寻梦)
    叙旧座谈会一角(84分队)


6377战友40年再聚首(十,寻梦)
笔者与当年阜阳报同事。左起:王克谦,苏拉,笔者,蔡国友

 

 6377战友40年再聚首(十,寻梦) 
     在时光隧道里,也要安排节目。左边即是主持人高峰


6377战友40年再聚首(十,寻梦)
在6377旧址照个影。后面的白房子是现在的营房

 

6377战友40年再聚首(十,寻梦)
    插花镇街道。新华书店还不小呢


6377战友40年再聚首(十,寻梦)
靶场警示碑。那道土坡就是靶墙

 

119上午8点不到,丰乐大酒店四楼第二会议室就热闹起来。再聚首活动的第一场大戏即将在这里开锣。

我从住房所在的20楼下到四楼的时候,在楼道见到一个老者,戴着帽子,个子不高,白白净净,很面熟,我盯着他看了几眼。他问我,第二会议室在哪儿?我说,是参加聚会的吗?他一边和我说话,一边侧头看我,说:你是…………宝林?我说,张宝林。他啊了一声。我也想起来了,他是王克谦,当年分到阜阳报又调到安徽日报科教部当编辑,我常到报社送稿,曾是很熟悉的朋友。隔了四十年,竟相见不相识了。他和许多家住合肥的同学一样,没有住酒店,是直接从家里来的。

会议室里,用长条桌拼了三个方阵,两大一小,大的是8284分队,小的是81分队。靠近82的那个方阵前方,是主席台,上面挂着一条横幅,上书我已做了文章标题的那句话:“6377战友40年再聚首”。

一条黑白、灰白、花白、银白的明晃晃的色带,从门口向室内缓缓流动。经过昨天傍晚和夜间的沟通,很多人已自动结成铁盟了。人们招呼着,打趣着,按分队编制入座。忽然,有人喊,可以先照相!于是,主席台成了摄影棚,人们纷纷挤上主席台,站在横幅下,按分队、按性别、按学校……变幻花样,排列组合,闪光灯一片闪烁,有人手腕上、脖子上挂了好几个傻瓜机。乱过一阵,大约8点半钟,有人拿着话筒说话了:请大家按分队就坐,叙旧座谈会马上开始。

说话的是高峰,当年的英雄排长杨子荣,北大毕业,曾在安徽电视台工作,以后到香港经商。此次聚会,被公推为主持。能饰演杨子荣的,当然是健美男,即使华发渐疏,依然隆准明眸,腰杆笔挺,不减当年风采。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请聚会发起人、北大校友会代表介绍活动缘起,然后按分队推举代表发言。我被他点名代表81。我说,我们81最弱势,来的人少,台子也在角落里,但是发言不能示弱,我要大声建议:这样的聚会,聚一次多一次(我不说聚一次少一次),四十年实在太长了,以后多聚几次吧。这句话,后来被多次引用,说明得到大家的赞同。我还即席作了一首打油诗:

四十年华似水流,少男少女已白头。

如烟往事堪追忆,财富人生是同俦。

自由发言更加精彩。他们当中有刻苦读书育人的中国第一批博士,有当年的连队司务长和炊事班长,有至今没吃过药、住过院的健康老人,有曾经代表团部和师部征战篮坛,在某次比赛中一记妙传、助攻压哨夺冠的运动健将,有基层法院院长,有中学校长和教师……两个半小时的聚会,充满欢声笑语,不时响起掌声。那些温馨的往事,那些生动的细节,那些被曾被豪言壮语充斥的生活节奏,还有那些近乎恶作剧的日常消遣,唤醒、激活了多少人沉埋在脑海的记忆,触摸、拨动了多少根最敏感、最柔软的心弦啊!这群年过花甲的老人,个个聚精会神,像小学生上课一样,听着,想着,笑着,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仿佛瞬间返老还童了。

座谈会后,在酒店大门口集体合影。由于是在酒店门口,来往的公交车、自驾车,都自动礼让这群白发神仙,让他们大摆“剖思”。这次聚会,从天南地北来了七十多位校友,细心的组织者们打了一份名单,在每位同学的相应位置标注了姓名。人们离开时,合影照片已经分发到位,同时,还每人附送一本红皮的通讯录,以便今后互相联络。

第二场重头戏,是10日的重返插花。

同学们早早就起床了,早餐后,两辆大轿车,风驰电掣般穿越时光隧道,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荒诞和艰辛的岁月。这条时光隧道,经由合阜高速公路,一路向北,途径颍州开发区、金种子集团等企业群,以及我们用午餐的阜阳国际大酒店。

阜阳,确实今非昔比了。繁华的街道,宽敞的通衢,兴旺的企业,宏伟的开发区,都让人耳目一新。但非常遗憾,阜阳这些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暴得大名,并非因由这些光辉业绩,更多的是那些轰动一时的负面新闻。这片土地上,曾先后孕育出的两任大贪官——王怀忠和王昭耀,他们都曾任阜阳市委书记,后来都官拜副省级高官,最后都因贪贿而锒铛入狱,一个被执行死刑,一个被判死缓。此外,还有一个曝光率颇高的“中国白宫”,那座酷似美国白宫的豪华办公楼,居然是全国贫困区县、阜阳市颍泉区委所在地。

据安徽的同学讲,我们走的路线本来是可以一瞻“白宫”丰采的,但组织者偏偏走了另一条路,也许是故意规避,曝光的毕竟是家丑,还是眼不见为净。

下午2点,我们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插花。

当大巴驶进插花镇时,我们都没认出来。应该说,这镇子比原来强多了。马路两边,是连排的商铺,多是二三层的小楼。服装专卖店、各色小吃、新华书店、信用社、汽摩零配店,应有尽有,街面也还算干净。街上的行人悠然来往,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惊讶,这说明对于“围城”现象,他们早已司空见惯了。

从街上拐进一条土路,再走不远,就是“劳大”旧址,也就是我们6377的地界了。听当地的村民介绍,这里还有驻军,只是地盘没有以前那么大。我们想寻访当年的驻地,农民们摇摇头,指着附近的砖瓦房,说都是军队后来盖的,40年前的老房子,早就没有了。靶场还在吗?在!好,就去靶场看看吧。车子开了几分钟,就见到路边赫然一块“军事管理区”的警示碑,落款是阜阳市政府。就是凭着靶场的方位,大家辨认出当年8284的所在区位,那平林漠漠烟如织的远方,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曾经的营房啊!

本来,我们81分队的,还要去胡集的,但那边正在修路,绕道太远,只好放弃。

没有了点煤油灯的老房子,也没有了席地而坐、开会看电影的打麦场,大家就在靶场前照相留念。如果说,6377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驿站,这靶场就算是驿站的一根拴马桩吧。

四十年的梦圆了。尽管这梦有些苦涩,但更多的是牵挂,是快乐。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来插花,只要把这段经历记在心里,就值得永远回味。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曾对两联
后一篇:感事三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