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山

标签:
蔡襄福州题刻涌泉寺鼓山文化 |
分类: 天地行走 |
来过几次福州,都没到鼓山,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离市中心不远,只有十几里路程,而且车子可以开上山,省了不少时间。
鼓山主峰925米,据说山巅有巨石如磐,山风鼓荡,澎湃有声,故得名。山腰有著名的涌泉寺,为福州五大禅寺之首。寺始建于五代,宋代、明代香火最盛。惜明永乐、嘉靖两次毁于祝融,现在的建筑多为清顺康时期复建。
中国寺庙规制,大同小异,我们本想走马观花,看看就走,但正赶上了一场法事在大雄宝殿举行,就在殿外看了一会儿。众僧侣敲打钟磬,诵念经文,场面极为肃穆,少顷,一位女居士从侧面随着大和尚走近佛坛,虔诚跪拜,行礼如仪,后来又绕到门口的蒲垫行礼,仪式十分繁复。开始,我瞎猜是不是有人皈依,但同伴问了一下,知道是居士为去世周年的母亲做超度。
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摩崖题刻,鼓山的题刻是非常有名的,以前就有耳闻。这些题刻大多集中在东路,从主山道的一个岔口下得几级台阶,路边就开始有了,越往下走,石刻越多,到了灵源洞、喝水岩左近,山岩上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石头,全是题刻,连成一片,蔚为大观。据统计,这里的题刻约有300余处,仅宋代的就达109处,可见这个涌泉寺在当年是如何了得!
蔡君谟即蔡襄,他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书家,时任福州知州。尽管他是大官,又是名家,但请朋友游山,他作为东道主,具名时只能叨陪末座。离这块石刻不远,还有一处“忘归石”,三个擘窠大字,结字谨严,笔力遒劲,也是蔡襄所书。此外,最著名的题刻应属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寿”字,位于喝水岩下的泉壁上,字径约有四米,傲然矗立,雄视山泉。
在名山大川勒石题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文人骚客的题咏,铸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这个传统恐怕是要失传了。我在一些景点,曾看到的不少所谓新石刻,真是叫人不敢恭维。题刻的内容不说了,单说那字,不少所谓“名人书法”,中规中矩的都不多,刻工更是极不入流,根本无法体现书法的神韵。泰山石刻至今已经2200多年,鼓山石刻也有近千年,而这些“新石刻”,我看也就几十年的寿数,风吹雨打,那浅浅的刀刻一定漫漶不堪了。前几天,在网友江南布衣的博客上,看到贵州一处景点,题刻竟然用电脑上的任政体,更是令人目瞪口呆。这样的题刻,不搞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