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袁鹰老的书评《生花妙笔为哪般》

(2010-04-27 13:37:13)
标签:

生花妙笔为哪般

书评

拙作

家岳

袁鹰

中国

文化

分类: 文坛轶事

拙作《各具生花笔一枝——高集与高汾》出版后,老作家、也是家岳的好友袁鹰老伯写了一篇2200多字的书评,今天刊登在人民日报读书版上。

这篇书评从文革中的一个小镜头说起,谈到了他与岳父母六十年的交往和友谊,谈到他们这一代老知识分子如何高唱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觉地、义无反顾地为拯救祖国危亡献出自己的青春,高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含着热泪欢呼新中国的诞生,也谈到“许多人经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前30年的风雨雷霆之后,尽管五痨七伤,身心俱瘁......却依然保持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美德,关怀国家前途,民生疾苦,为争取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的明天竭尽心血才智,孜孜矻矻,即使遇到新的颠踬,依然一往无前,九死不悔。”他认为,这部书不妨说是他们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轨迹。其中饱含的爱和憎,血和泪,悲和喜,都是一言难尽的记忆。能够得到他的关注和评点,是我的荣幸。

袁鹰老是文艺界前辈,也是我的恩师。二十多年前我在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他是文艺部的主任。我曾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写杂文、散文,得到过他很多具体帮助和鼓励,我的一些作品也在他主持的大地副刊得以发表。他还给我写过信,专门谈“曲笔”的运用,使我受益匪浅。

谨在此向袁鹰老表示衷心的谢意。祝他身笔俱健,继续创作出更多在作品!

附记:文艺报4月23日摘登了拙作之一章《各具生花笔一枝》;《纵横》杂志今年第四期摘登了其中关于重庆“二流堂”的章节,题为《沧桑二流堂》。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5日刊登了钱江兄的书评《新闻伉俪见证新闻史》。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