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的志愿者(四)
(2009-12-29 15:19:19)
标签:
故宫志愿者卢浮宫宫殿中国文化 |
分类: 生活笔记 |
乐万年,其实是个隆准深目的法国人,他不仅有个中国名字,中国话也说得不错。
乐先生是标致雪铁龙公司职员。他们的总部在法国,合资公司在武汉,中国部在北京,而他的本职工作是公关。我很好奇,汽车公司、公关工作和故宫根本不沾边,他是怎么当上故宫志愿者的呢?
“我来中国已有12年,还在上海外语学院学过一年中文。其实我的工作与故宫是有关系的。”乐先生说。
他早听说过故宫。十年前的一个夏夜,他独自来到午门。当然,故宫已经闭馆,他看到的是灯光映射下的巍峨的黄瓦红墙,还有墙外遛弯的老人。墙里面是个什么样子呢?他感到十分神秘,渴望早一点进去一饱眼福。
第二天,他又来了。当他跨进故宫大门时,他的感觉第一是大,第二是热。故宫太大了,好像没有边;在大太阳底下走,热得他满身大汗。那天,他走马观花,没有细看,冥冥之中,他觉得以后还会来,而且会不止一次。
乐先生说,法国有本著名的小说《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著),是儿童文学作品,里面有一句名言:“最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故宫最重要的并不是那些宫殿,那些文物,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他要感受的就是中国文化。
他带公司的领导来过,带自己的朋友来过。他相信,只要来过故宫,就能接触中国文化,感知中国文化,就能发现中外文化的差别,这样,对他们的事业肯定有好处。
我告诉他,我去过法国,参观过卢浮宫和凡尔赛宫。我请他比较一下故宫和这两个宫殿的异同。他稍微迟疑了一下,说:“这很难”,但立刻又说:“故宫是卢浮宫加凡尔赛宫。因为卢浮宫是博物馆,凡尔赛宫是宫殿,而故宫既是宫殿,又是博物馆。”
乐先生是去年年初报名当志愿者的。2月到5月进行培训,6月上岗。那时,他住在大兴黄村,开车要一个半小时,但他还是经常来。外国志愿者一般是在太和门为外国旅游者提供咨询服务。他说,他们太需要服务了。有的游客进了故宫,还问:故宫在哪里?还有人问:到兵马俑怎么走?
他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两位加拿大老人,进来后茫然不知所措,他就主动提供参观路线图,还特意告诉他们什么地方有个什么展览,可以先去看看。一个小时后,这两个老人回来了,专门向他表示感谢。他们说,如果不是他指点,这么好看的展览就错过了。“我很感动,”他耸耸肩,说:“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临分手时,乐先生告诉我,他们公司去年投巨资在上海设立一个研发中心,和欧洲的研发中心平行,而且是独资:“这是为了未来的发展需要。”我没有问他,研发中心的老总们来过故宫没有,可能早就来过了;如果没来,明年也一定会来。乐先生是不会放过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