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骅纪行(一)

(2009-09-28 18:35:40)
标签:

冬枣

黄骅

纪行

老树

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

分类: 天地行走

9月25日至26日,应王必胜兄邀,参加作家采风团赴河北黄骅市访问。团长蒋子龙,自行从天津前往,我和缪俊杰、王必胜、潘凯雄、徐坤、朱晖、刘琼等北京团友,则分乘两部面包车,风驰电掣,约两个多小时赶到黄骅,住进一个叫“金都花园酒店”的宾馆。

黄骅市,以前没怎么听说过。看了资料,才知道河北黄骅,像山西左权、黑龙江尚志一样,是以烈士命名的地名。它曾用名为柳县、新海县和新清县。黄骅,湖北省阳新县人,抗战中期,就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兼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1943年6月,因叛徒出卖,在此遇害。8月,为纪念烈士,改新清县为黄骅县。解放后,他的遗骸移葬济南市四里山革命烈士陵园。

黄骅最著名的是冬枣,有着最古老的冬枣原产地,被称为“中国冬枣之乡”。这里的冬枣个大味甜,含糖量高,早在明代朱孝宗时就被钦定为贡品。位于齐家务乡娘娘河畔的“聚馆古贡枣园”,是国家唯一的植物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千亩枣园,但见小路两侧,散布或一两株,或三五株古树。市里的干部告诉我们,这里百年以上老树尚存1067株,其中最大树龄在600年以上。

仔细看那树干,质地粗粝、色泽斑驳,老皮如龙鳞、如象躯,如石雕,如铁铸。最惹人注目的是褐黄色的树干上,布满凹凸嶙峋的的刀痕,仿佛诉说着数百年来的沧桑,陪同人员说,那是历代的枣农,为了不使营养回流,横切树皮,箍紮而成的伤疤。奇怪的是这些似乎衰老不堪的老树,照样枝叶繁茂,硕果累累。那果实,饱满丰厚,挤挤挨挨,青里透红,像玛瑙,如珍珠,着实让人喜爱。枣农让我们尝鲜,果然松脆甘甜,与一般的冬枣不同。我们不禁大发感慨:到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个不许摸,那个不许碰,唯独这里,文物不仅可以触摸,还可以品尝,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啊!

人们纷纷以这些老寿星为背景,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三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