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五日游(30)
(2019-06-02 21:07:13)我们在此等待的入口牌楼上写着:“中国十大名瀑!”,另一面写着:“三峡大瀑布!”我利用等待导游的时间,把这个门牌给拍了下来。导游很快的便领着大队人马走了过来,待我们排好队后,工作人员才让我们从最左侧的那个偏门通过。
我们进去后,又是一个长长的道路,估计得有五十米左右,之后,便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处,这是靠着一侧的山壁建成的木制栈道,栈道一侧是潺潺的流水,水很清澈,是从三峡大瀑布处流淌下来的,这就又形成了一道河流,沿着这条水流,当地人又修建了一些仿古的东西,题名曰:巴人部落!估计是和天生桥那里的巴人部落属一脉相承的部落群体,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木制轮式水车,和天生桥那里的一模一样,不远处还摆放着一个石滚,还有他们搭建的小木棚子,这些,其实也都是当地为旅游修建的一些仿原始性的东西罢了,什么巴人部落啊!全是人为的村落。不过,这里的流水加上这些古式的建筑,给人们的印象便是古代的部落的样式,人行走在这里,好像是自己也置人在这巴人部巴之中似的,有一种返回几百几千年的感觉。
这里既然有好景,那摄影爱好都免不了要驻足拍照啦。我虽不太算是摄影爱好者,但遇到如此的好景,我当然当仁不让,停下脚步,把眼前的景观一一的摄入手机之中了。也是由于我对大自然景观的钟爱,所以,我是边走边拍,这样,走着走着,我们这队游客就走到我们前面去了,妻子为了等我,她自然也是留在了后面了,我们就这样,一直步走在大队人马的后面,不过,我倒是拍的照片要比他们多得多啊!
当我们行走在一座小木桥的时候,我看见我们后面竟又有三位同车的美女姗姗来到。原来我们后面仍然还有比我们走得慢的游客啊!他们三位美女是如何走哟!我看到他们每逢佳景,都会站下来轮留照像的,一个景点他们要照上三次,这远比我在一个景点照一次要费时得多,况且,他们选景之后照像速度又是如此之慢,摆很长时间的姿势才照一个,这样,他们当然是步大队人马的最后面啦!我怕他们耽误了游大瀑布的时间,便提醒他们说:“你们三位已经是走到最后面啦,可别耽误了游走大瀑布啊!”他们中的一位美女笑哈哈的对我说:“我们三人不准备上去,所以,我们走得慢一点也无所谓,我们主要是为了照像。”
原来他们不准备上三峡大瀑布上面去,这样说来,这游客之中还是数我和妻子走在最后了,因为,我们铁定的要上到三峡大瀑布上面去的。我俩继续向前行走,不远处又一座小木制的桥,这座桥简直象是用木条子拧起来似的,就象是几股绳子捆在一起似的,我因为没有见过这种桥,于是,便跑过去特意的照了几张像,再往前走,便又是一棵很大的树,走近时我才知道,原来它不是一棵树,它是用一个木筐子筐着的几棵树长在一起的一丛树,由于此时正是最美四月天,所以,这棵树显得嫩绿淡黄,远看和近看都能收获到一种美景的感觉,估计和朱自清的文章里,脱不了鹅黄的底子同义吧!用我们中原最土的话说,就是嫩叶里面泛着淡黄。这株树太漂亮了,我不能把它舍去,于是,我选好角度,把它拍入镜头之中。
这一路走来,我们过了几座各显特姿的小桥,也经过了几个奇石,有有名称的,也有没名称的,能记着名字的有野人谷,虎口瀑,楠叶佛等。我都把它们一一的拍进镜头之中,最后,我们经过的是这条路上的最惊险的景观了,它就是一个软的荡桥。人走上去左右晃荡着,有胆小的人导游不建议他们从这上面经过,七十岁以上的人,导游也不建议他们从上面通过。我由于走在最后面,所以,在我们走上这架软桥的时候,前面的人已走完了三分之二了,所以,当我们来到软桥的中间时,前面的人已经全部通过了,只是在我们后面还有几个其它团队的人走上了软桥。这软桥下面是水,其深不可测。软桥离水约五米左右,因为下面是水,所以,我走上去并没有害怕的意思,妻子也没什么感觉,她为了给我拍照,迅速的通过了软桥,让我站在这软桥中间拍照,她做到了,我走到中间时正好遇到又一团队的几个人边荡边走着通过我的身旁,此时,妻子正举起手机拍照,便把我荡桥的镜头拍入到了手机之中。这也算是一个最好的镜头了吧!
经过软桥后,又沿着木制栈道向前行走了几十米,通过一个低低的树枝,又上了几级台阶,我们便看到了前方的大瀑布了。远看瀑布象是几挂清亮的玻璃丝线挂在山壁上似的,显得非常玲珑。于是,我便从远到近的边走边拍着这大瀑布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