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五日游(7)
(2019-05-20 19:43:47)在通往大熊猫馆的路上,其实还有一个自然博物馆可以参观,但我们的导游并没有安排参观这个博物馆,我想单独的进去小看一番,但又怕导游给的时间不充足,怕耽误大家的时间,我只是在这个博物馆的门前的一处供开水处打了一杯姜水。在这个门前供应的有两种水,一种是白开水,另一种是姜水。我因为没喝过这姜水,便让服务人员给了打了一杯姜水,之后,便随着导游的旗帜,向着大熊猫馆走去!
我和妻子与我们的带队导游刘巧玲一起向大熊猫馆走的,在走的路上,刘巧玲告诉我:“李老师他们一共来了二十九人,是李老师组织的,这样,李老师一人就可以不用掏钱旅游了,其实,朱老师你也可做我们的联络员,你经常好出去旅游,出行时约十几个旅伴,这样,你自己的游费就可以免去了,你如若觉得可以的话,我回去给经理说一下,你就当我们的联络员就行了,你看可以吗?”
“不行!我没那个能力啊!我平时在家只是读书、写字,练拳也都是自己一个人练,基本上和他人不发生什么关系,也不想太操心,所以,我没有能力组织这样的团队参加旅游啊!谢谢你的好意啦!”我回答说。
刘巧玲又说:“你忙,就让嫂子做吗!嫂子不是没什么事吗?”
“我也不行,我平时也就只和几个喜欢打柔力球的人在一起玩,也没什么朋友,更没能力去组织几十个人的团队。我也不做!”妻子也很快的否定了刘巧玲的说法。
我们一路走,一路交流着关于旅游方面的其它事宜,因为,我们俩都是他们世纪旅行社的老游客了,都曾和刘巧玲导游一起旅游过几次了,所以,我们之间也是非常熟悉的,既然熟悉,那可说的话也就多起来了。可当我们快到熊猫馆的时候,我看到一条小路直通熊猫馆,这样,便不用再绕一个大弯子了,但当我准备往小路上走的时候,刘巧玲却提醒着我们说;“别走这条小道,这是南方,怕小路上有蛇啊!咱还是走大路的好,宁可多绕点路,也不能出半点的事情啊!”
我赞成她的说法,于是,我们三人便顺着大道继续向前行进!果然,在前面的一个标志上写着小心毒蛇。我暗自庆幸!多亏了刘巧玲导游了,否则,真是不堪设想啊!
神农架大熊猫馆位于首路的一侧,从大路上到熊猫馆得过一座石桥,石桥下是潺潺的流水,小河的两岸,种满了很多的柳树,把这条小河装扮得异常美丽,大熊猫馆就座落在里面的小山包上面,它呈里面高,外面低的态势,也就是筑在一个小山的半坡之上,小山坡上种植一些竹子,地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草,更有一些高大的树木为这两只大熊猫遮挡风雨。我们来时在车上曾看到了两只大熊猫,可当我们真正的来看时,这熊猫馆里面就只剩下一只小的大熊猫了,那只大一点的不知什么时候,又回到它们的屋子里去了,我想绕到它们所住的木屋的地方去看看,但我转了半圈,怎么也不能走进去,看起来,我们这些游客,若是想看到大熊猫的话,那只能凭运气了,只能是那只大熊猫高兴的时候,它慢慢的走出木屋时,我们才能看到。今天恐怕是看不到了。所幸的是,那只小的大熊猫,仍然躺在地上,用两只手掌握着几根竹子,在懒散的嚼着竹子,尽管游客们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它仍然是我行我素的拿着竹子在慢慢的吃着,丝毫没有理我们的意思,我们想给它拍一张照,所以,游客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可它就是躺在那里不起来,任凭你把主意想完,但它仍然还是抱着它的老主意,就是躺在地上不起来。看样子,它不吃痛快是不会起来的。这样,我们这些游客,便算是一只熊猫也没看完全,想拍照,那简直是没门。因为,它就躺在地上,它躺的那地面比我们要高,前面还有一些草挡着,用肉眼还可以稍微的看到一点它的头,但用手机去拍,那就一点办法也就没有啦!我们只能遗憾的,在导游的催促下离开了大熊猫馆。
在离大熊猫馆不远的地方,就是我们来时所看到的,一些喂养蜜蜂的养殖户们搭建的蜂房了,他们依山而建,在整个半山腰中搭建了很多的蜂房,远远望去,好像过去的悬棺那样,在这一块山峰上显得非常壮观,我趁势想拍几张照片,但我走了很长的路,也爬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总是选不好镜头,拍出来的效果都不很理想,干脆不拍了。也是因为怕耽误大家的时间,我并没有朝着更远的地方去走拍。
可当我们乘坐着大巴车从这里经过时,更多悬着的蜜蜂房便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了,刚刚我只要再往前行走二十几米,转过这个弯就完全的可以拍到了,但我怕耽误大家时间,便没往前走,此时看到这壮丽的画面,我却又无法从车上把它们的景观拍摄下来,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遗憾啊!
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悬着的蜂房,导游便给我们讲起了他们这一带的悬棺的事情了,其实,这件事我们都看到过,是从重庆沿长江的途中看到的,我也曾在武夷山看到过,也曾在中央电视台所做的节目中看到过,尤其是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人想利用一些架子什么的,探索悬棺的秘密,但最终他们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对于悬棺,我所听说的,无外乎这些说法,一说是从上面吊下去的,一说是以前水大,水就浮到悬棺处,所以,那时把死人弄上去是非常容易的。但这都是传说,至于如何弄上去,至今仍还是个秘,但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些悬棺的主从,基本上都是大户人家,也就是有钱有势的人才能够躺在悬棺里的。至于一些平民百姓,恐怕连想的份也不会有啊!导游的说法也是这样的,她也就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关于悬棺的事情,又向大家重复一遍而已,并没有讲出什么新意。
因为饭店的桌子不够多,所以,我们这一起来的游客要分两组吃饭,这是在山上时导游所不知道的,我们知道此事时,大巴车就已经快回到官门山的入口处了,这时,导游接听了个电话,之后,便告诉我们:“由于吃饭得分两批,我们定在第二批了,所以,我们现在先不急于去餐厅吃饭,我们就在官门山的门口处等半个小时再去,希望大家谅解。”这有什么好谅解的呢!导游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听呗!正好,在来时我们经过官门山的大门时,导游并没给我们下车的时间,实际上,在我看来,这官门山的大门处也有几个可以拍摄的景物。比如它大门上的两个野人,它们绝对是官门山独特的标志,不拍下来实在是可惜啊!好在我们又可以在此等上半个小时了。
大巴车果然在官门山的门前停了下来,我很快的便下了车,迅速的跑到官门山的大门口,把两个野人像拍了下来,另外,把凡是能表达官门山的标志性的图标,我都拍了下来,因为怕耽误大家吃饭,所以,我几乎是跑着完成的,先拍过大门口,之后,我又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距门口有一百米处的地方,拍下了有关官门山的介绍和第一道门牌,这里有两个大型的石头,都是用红字刻着官门山。还有一块竖着的大石着,上面向人们展示着这官门山的A级标准。我当然是把它们全部摄入到手机中了。也是由于这半个小时的等待时间,便成全了我在官门山的完整拍摄了,到此为止,官门山一带,我认为可拍的镜头,除那些蜂房没拍上外,无一遗漏的全部拍入我的手机中。所以,这趟官门山之旅,我无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