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之行(60)

(2018-09-04 20:01:56)

大巴车继续在盘山道上盘旋,我坐在大巴车的左侧,我是靠着山的一侧,只能看到山上的绿草和山上散放的牦牛,但也可以从另一侧的窗口看到这座山与那座山之间的峡谷,可以看到峡谷里面的河水,每到大巴车走到一处山的拐弯之处,从那里往下便可以看到很美丽的峡谷风光,于是,我便让其它的朋友急忙的把这个风光拍照下来,让他们传到我们这个旅游的群中,也好晚上回到宾馆时,我制作相册之用。

在这个盘山公路上,我们通过了两个村庄,这两个村庄大体一致,不仅房子是一样的,而且,村庄的布局也大同小异。我本想把敕个村庄照下来,但由于车速过快,我只能照一点村庄里的房子,但我可以用肉眼看到村庄的一切,这里和在林芝的村民院落大体相同,在东南角上都有一个炉子,我知道,他们是用做烧香之用的。在我们走到这村庄的边缘时,也有几家新盖的房屋,我透过窗口看去,只见这些房屋的前面都有一大片的空地,其面积绝对不啻于一个蓝球场大小,但藏民们都在这些空地上种植着一些庄稼或是青菜,并没有做蓝球场地之用的。

从外表看起来,这两个村庄的藏民们,和其它藏区的藏民们生活差不多,都是靠着种植青稞或放牧牛羊生活,但在这两个村庄里,也稍有例外。因为他们守着羊湖,这里要有过往的游客,因此,他们就又想出了一招来招揽游客,他们在这条盘山路的一侧,修建了两个平台,平台的里面树着一个石碑,石碑上写上地名,围着这个平台,他们修建了半人高的墙头,在墙头上,他们修建了很多的小的平台,这些平台就象是我们家中的吃饭桌那么大,四四方方,但他们在这里却不是用作吃饭之用,而是让一些长相凶猛的藏獒爬伏在上面,以待游客们到此照像合影之用,据导游介绍,游人与藏獒合一张影是十元钱。另外,为了丰富这个平台的生活,还有一些藏民们把他们家的小羊也抱过来,也站在那块小的平台上,以待游客们合影拍照。我们的大巴车从这里经过时,导游告诉我们:“我们先去羊卓雍措,然后,回来时再在这里停留,让大家好好的与最纯正的藏獒合影留念。”

大巴车不知在这一带转过了多少圈,每转过一圈,我都预测着,羊湖马上就要到了,可谁知,这座山好容易过去了,眼前却又出现了一座高山,大巴车还得继续向着行驶,近四点的时候,我们的大巴车才终于爬上了最高点,也就是羊卓雍措了。

导游给我们的时间是四十分钟,由于这地方海拔较高,又处风口之地,导游便又一次告诫我们:“下车时一定要把自己带来的棉衣穿在身上,这里天冷,别冻感冒了。”前文我已交待过,今天来羊湖虽然导游早已交待过,但我也只是穿了一件红秋衣和一件运动外衣,尽管他反复强调,但我仍然觉得这种小冷,还是吓不倒我的。所以,今天,我仍然是只穿了一件红秋衣,也是因为怕碍事,我下车时连外罩也没有穿就和李明他们下去了。

外面果然风大且冷,我看到那些女同志穿着棉衣,还夹着膪走路呢!看来他们是真的怕冷啊!而我只穿了一件红秋衣,也并没有觉得如何的冷,我照样和他们一起先到了标志着羊湖的那块大石块上照像,然后,才开始自由的游览起这片神圣之地了。

站在山上往下看去,一片碧蓝的湖水,象是海水般的透明,它像是一条蓝色的玉带似的,被两边的高山夹着,一头向着此湖的一侧伸去,另一头则向着另一侧无限的延长。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长,但它的宽度,却也只是一条雅鲁藏布江那么宽。在这个湖的对面,还是一些悬崖交错的山峰,上面是浮动着白云的蓝色天空,站在湖的这边向对岸望去,还可依稀看到远处高矗云端的冰山一角。我怀疑这里并非是湖的真容,因为,我曾从一些书上看到过,这羊湖的面积的,而我们今天站在的这个地方,也许就是为了旅游的方便,而选择的这块狭窄的江面,估计羊湖的真容并不在此地的。

我们车停的地方是一个平台,这平台的两侧均有一些山峰,还有一些经幡缠绕着一些小的山峰,为了防止游入从这里掉下去,管理人员便又把羊湖的边缘处焊接了一些拦杆,这些拦杆上也挂满了经幡,我和李明拦杆处照了几张像后,便来到缠满经幡的地方又照了几张像,之后,我看到在平台的另一头,几个牦牛在吃草,我对李明说:“我来西藏这几天,一直想拍一些牦牛的近影,可都是因为不能近距离的靠近牦牛,所以,这个愿望总是没有得逞。今天机会来了,我必须得去把这哥几个的光辉形象给照下来,不然的话,对不起此次的旅行啊!”

之后,我便小跑似的向着牦牛吃草的地方靠近。那几头牦牛看到有人的到来,它们便开始往山上爬去,但四五头牦牛不可能一下子都爬上去的,我去时正好是最后一头牦牛正在向山上爬去,我便迅速度的站在它的前面,把它的整个的形象给拍摄了下来,即便它不想让我拍,但它也没有办法了,我已经把它的形象保存在了手机里面了,任务完成,我便和李明返身回去,之后,又在平台处和几位朋友照了几张合影后,四十分钟的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导游已经在喊着我们上车了。我们只得向车处走去!

一会儿的功夫,全体人员全部上车,大巴车便掉转头来,朝着来时的方向向山下驶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