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涉与鸳鸯
(2018-01-11 20:10:02)今天读了鸳鸯这一节,先是贾涉想娶鸳鸯了,他让自己的妻子邢夫人给他去说,邢夫人便把他想娶鸳鸯一事先说给了他们的儿媳妇凤姐,凤姐便先是说了一派子的不可能的话,这当时就把她婆婆给气坏了,一顿训斥,训得凤姐不再吭声了,于是,二人便想着去贾母那里去说和。可邢夫人却想了一个招,她先是找到鸳鸯去问询,按她的道理,鸳鸯如果同意了,即便是老太太不同意,她也没办法,哪有人挡人家的路的理呢!
可当她找到鸳鸯说及这件事的时候,鸳鸯却一声不吭。邢夫人便不知道鸳鸯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这时候估计鸳鸯心里面也是一半一半吧,谈不上同意,更谈不上不同意。她究竟是什么想法,书中并未交待。可是,当平儿在大观园里遇见她后,把这件事又给她说及时,她便明确的表示不同意了。之后,便是鸳鸯的嫂子兴冲冲来告诉这件喜事,鸳鸯则厉声的回应了她的嫂子。这件事,到此时便是鸳鸯明确的表态,她是不想嫁给贾涉当小婆的。别人猜测她想嫁给宝玉当小老婆,老太太也拿出了贾琏来,让凤姐把鸳鸯领回屋子里,说是给贾琏做小老婆,但此计当时便被凤姐给挡过去了,凤姐以贾琏不配鸳鸯这么好的姑娘为由,拒绝办理这件事情,实际上,凤姐也还是惧怕她的老公公的,她哪里敢把她公公看上的女人再领回的她的屋子里,让鸳鸯给贾琏当小老婆的胆呢!不独是凤姐不敢,就是真的给贾琏领回家去,恐怕贾琏也不敢的,他哪里有那个胆量,敢给他自己的父亲去争女人呢!所以,此计根本就是一个不通。难道老太太真的不知道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吗?其实,老太太心理什么都清楚,她自己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了,贾涉又是她的儿子,在她的心里,其实她还是向着她自己的儿子的,她巴不得鸳鸯能去给她的儿子去做小老婆的,但既然鸳鸯是她自己的丫环,她在表面上还是要说上几句话的,但我觉得,在她的内心里,并非真正的想为鸳鸯说话的,虽说鸳鸯侍奉她非常尽心,但离了鸳鸯,也会有其它的丫环再顶上来的,她何愁少了一个鸳鸯呢!但鸳鸯做为她的贴身的丫环,她至少也得说那么几句保护鸳鸯的话的。
其实,当邢夫人去向鸳鸯道喜之时,鸳鸯也并没有那么坚决的拒绝,也就是几个女人向她道喜的时候,她才把态度表现得坚决起来了。可能也是话赶到了那里了,既然,她已经向平儿,喜人说死了,她便无法再改正自己的语言了。她只能是一竿子插到底,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了。若说她是因为看上了宝玉才不想嫁给贾涉的话,那却又不是那回事,她明确的表了态了,不是因为看上了宝玉,也不是因为看上了贾琏,那她到底是看上了谁呢!可能此时她也只是硬嘴就是了,她完全是应该看上宝玉的,因为宝玉的长相是全书中最漂亮的,因为,他本身就有一点仙气,是没有女人看不上宝玉的,但也有可能,鸳鸯觉得自己的身份低下,是不可能配得上宝玉和贾琏的,所以,她连想过这事也没想过,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试想,哪里会有一个穷家薄产的姑娘能嫁给王府的公子的理呢?做小吧!当时又有喜人已经占据了位置了。估计她是想过,但觉得自己没那个命的。若是嫁给贾涉做小老婆呢!她又认为贾涉年过五十,她又于心不甘。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她说出了这样的硬话来,她愿意伺候老太太到老,之后,她要么去做尼姑,要么去为老太太陪葬。我估计当时她说的是气话,可后来她也就没法收回了。况且,贾涉也给她放出话了,就是她若是想嫁给宝玉和贾琏,这门也没有,如若是嫁到外面去的话,看他谁敢娶她,谁能跑出自己的手心里去。是的,在那个时候,一个平民百姓,谁敢和一个做官的去为敌呢!鸳鸯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她才做出了谁也不嫁的决定来。
看完这一节后,我便和妻子一起到广场散步,当我他今天所看的内容给妻子讲解时,她则告诉我说:“我在微信里看到的人家分析的情况是这样的,就是贾涉为什么要娶鸳鸯,说是贾涉之所以想娶鸳鸯,是因为鸳鸯是老太太的贴身丫环,老太太的钱都是鸳鸯给她保管着的,他娶到了鸳鸯,就等于把老太太的钱拿走了。”我觉得这个观点立不着脚。
贾涉按书中的交待,根本就是一个不爱钱的人,他是一个好色之徒,又是一个做官的,他怎么可能会对母亲的那点钱动心呢!这其实是不可能的,按书中的意思,他就是看上了鸳鸯的漂亮了,别的根本粘不上边。但这部书是小说,既然是小说,也就允许别人作其它的解读,什么可能都可以想到,他也可以这样想,我也可以这样想的,反正是没有定论的东西,谁也不能说谁想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