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年华(12)
(2016-10-29 22:10:23)
朱钢剑知道春光这两天在自我训练上可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山上就想炫耀,但因人多,他欲言又止,这次肯定要给自己袒露心迹的。于是,就和春光一起向营房南面的大山沟走去。
他们一路走,一路漫无边际的谈着一些不痛不痒的闲话,春光问:
“你在山上还可以吧!”
“可以,饭吃的也舒服,武建章的馒头蒸得也大,另外,上班也不用再跑恁远了,从棚子里出来,上山就是工地,比在021洞方便多了,练功方面也由武建章、奚保国陪伴,又随处都有空地,比在二营营房里住着好多了。”朱钢剑回答。
当他们走到二机连的靶场时,李春光指着一颗碗口粗的半截树说:“这棵树就是刘剑在训练时用机枪扫断的,当时,他一梭子子弹打过去,这棵树就齐刷刷的断掉了。”
“呵!刘剑还有这英雄事迹?我咋没听他侃过!”
“他没给你吹过?”
“没有!我头一次听你说。”
当他们走过靶场时,朱钢剑看火候已差不多了,就问春光:
“你这两天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又和那位姑娘勾搭上了?”
春光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兴奋对朱钢剑说:“是这样的,这两天我站哨时,经常见一个漂亮的女孩在你们机械班后面的地里看庄稼,我就故意的向她走去,她看见我也没有害羞的意思,而是很大方的主动和我说话,我也渐渐的不再害羞了,初时,我还不太自然,这两天也就随便多了,我和她坐在草地上,什么都敢说,我的动作也慢慢的不再呆滞了。原来手都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现在,自然多了,一会儿把手夹在两腿之间,一会儿又把手放进兜里,非常随便。你没事也得找个女的练练!别回去后找不着对象!”
在部队,春光唯一追求的就是想找一个看得过去的女人,在一起练练胆量,以备将来退伍后,好在情场上大加发挥,但真要是哪位女性提出来和他建立恋爱关系,那他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的远远躲开的,他想风流一下,但他又不敢像农村兵那样真正的敢去和当地的漂亮点的女青年过招实践,他的愿望也就是和漂亮的女孩打打擦边球,稍稍动一下不太真的感情,看来他这个愿望已经在他谈的那位姑娘身上实现了。
朱钢剑故意挑逗春光说:“那抽个时间得把她拿下!时间长了别让人家占了先!”
“你想哪去了,别说弄那事,就是吻吻也没有!我想往前发展一下,但我还是害怕回去了没法给她安排。她真要粘上我了怎么办?”春光极力解释说。
朱钢剑知道春光在家中已有了追求的目标,他一直暗恋着和他住在一个家属院,而且又和他一起上学的艳春姑娘,只是这种关系尚未到一定的时机,双方还都没有点破而已。春光一直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想在回去时,在艳春姑娘身上猛力的发挥,真要让他去干一些出格的事,他是绝对不会干的。于是,朱钢剑又开玩笑似的对春光说:
“管恁些事干啥,常言说得好,腰里别个棍,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既然这位姑娘像你说的那样,又漂亮又大方,而且,又对你有那个意思,凭你小伙子长的那个派头,她还会不让你近身吗?干了白干,不干白不干。对咱们又有什么影响!正如水缸里插棍,拔了没印一样,你可不要后悔呀!”
春光大笑了一阵后说:“我绝不会糊涂到那种地步,我也不想提干,我也不想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生活,我也不干她,谁想干就去干,我也不在乎,我还是年限一到,就拔腿走人,多一天我也不在部队里待,我受够了这里的生活,光冲这一天两顿窝窝头我也不能在这里长期的干下去。”
朱钢剑说:“是啊!这里实在是太艰苦了,就是不苦也不能在这里弄一个女人回去!你们营长天天讲:‘要穿还是家乡衣,要娶还是家乡女。’还是回去找你那位艳春对头,总不能来时是个实心的青年,回去时是个空半截的啊!”
春光急忙说:“那不会,来时啥样,回去时绝对还是原装货,不会成为空筒子的。”说完,他们就开始往回返了。
《姿三四郎》在这一天的晚上是首播,朱钢剑和李春光回去时,队部门前已坐满了人,有很多空凳子摆在那里,这些空凳子的主儿都是不愿花时间看新闻联播的人,趁着《姿三四郎》还没正式开始时,不知道溜到什么地方闲聊去了。此时在四连连部的门前尽管摆放了满满的几排小凳子,但真正坐在那里的却只有连长、指导员他们几位连干,战士们不到正式的节目开播时,是不会过来的。
因为是“五一”节,下午四点的一顿饭,三排长安排得颇为丰盛。为了犒赏弟兄们,三排长还特意让秦亚军到大李庄买来了酒,大家带着一个上午的疲惫和饥饿,狠狠地吃了一顿。饭后,三排长就作出了指示:“该哪一班的人上山哪一班的人就上去,其余的人继续休息,以保证晚班的需要。”
机械班屈梦光非常清楚朱钢剑想下山去看《姿山四郎》,就对朱钢剑说:“晚上的班有我来上,你下去吧!”。
“那怎么行?这班明明是应该有我来上,怎能让班长你来代替?不行!还是我上,你下去吧!”朱钢剑很过意不去。
屈梦光说:“钢剑,这山上就咱俩,我又不爱好武术,谁上班还不一样!你还给我争啥,以后我有事的时候你补过来不就行了吗!反正就是咱俩的活,这工作又不是太累,服从命令!你下山吧!”
朱钢剑感到无话可说了,副班长一直都对自己非常关心,这叫自己怎么办才好?但他和副班长又无可辩驳,只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好好的努力来报答副班长对自己的恩泽了。
张文生、王政今天也正好没有班,他们就一同绕山道经小李庄回到了二营营房。
朱钢剑先回到了机械班,此时,班长熊建安正坐在床边练他的毛笔字,他的字经这两年的锻炼,日益的好起来。当他见到朱钢剑进屋时,便高兴的站了起来,非常关心的询问山上的生活情况,老兵李国胜、杨国良也热情的问长问短。
朱钢剑给他们介绍了这几天山中的生活,又着重给他们说了今天登上奶头山,实现了自己一个时期的愿望的事。当他们听到朱钢剑实现了这一壮举后,都非常羡慕的说:“那座奶头山,很多人都想爬上去,但真正能爬上去的却寥寥无几,还是你伟大。”
李国胜和杨国良又重复说:“下次我们俩专门去山上一天,你带我们去爬一次吧!”
“那当然可以,我随时可以带你们上,只怕你们抽不出时间来。”朱钢剑知道他们只是说说而已,绝不会真的去爬的,就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朱钢剑在班里逗留了一会儿后,就直接到二机连去找李华去了。
当朱钢剑来到二机连宿舍时,李华正躺在床上和南京兵李庆云、祝军侃侃而谈。他看到朱钢剑到来后,急忙起身说:“我想你今天不下来了,白天到哪去了,我在连里一直等你到九点才和春光一起去了延庆,也没有见文生和王政下来。”
朱钢剑在另一张床上坐下后说:“我今天爬了那座奶头山,文生、王政去了八达岭,他们没有从营房过,就直接从小道走了,所以,你没有等到。”
李华惊奇的问:“你爬了那座奶头山,真的吗?”
“那还有假,是我和四连的陕西兵奚保国一起爬上去的,而且在山尖子上和文生挥手示意了,他们在八达岭都看到了。”
“还是你厉害!”李华感慨的说。
之后,朱钢剑便把今天的爬山一事详细的给李华作了介绍,李华也给朱钢剑炫耀了他和李春光去延庆的详情。
李华说完,顺手把今天在延庆买的一本《通俗哲学》拿了出来,他给朱钢剑介绍说:“这本书我早就想买,一直到今天才买下,里面写的内容很有意思,你有闲空,你就先看看吧!”
朱钢剑本不想看这本书,但听到李华对这本书的评价,又加上他非要先让自己看看的这种态度,朱钢剑感到不好拒绝,于是,就从李华手中接过书说:“好,我争取早日看完,不耽误你看。”
李华说:“不用急,反正现在我也没时间看,我们留守在家站哨的人少,又加上有其他杂事,我现在看不着,你慢慢的看吧!”
“那好,我一定好好的看看。”朱钢剑回答。
之后,他们便从二机连宿舍走了出去。
在散步的路上,李华深有感触的对朱钢剑说:“钢剑!我这一段经常想,咱们要是退伍了怎么办?”
“那也没有办法!全凭命运的安排吧!”朱钢剑简短的回答了李华的忧郁。
他们又走了一段路后,李华又说:“在部队还得靠拳头混,可是回去后就得靠头脑了!我最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同时我也开始了毛笔字的练习,我劝告你,没事时也把自己的字练练吧!”
“练字我也觉得很有必要,前几天文生给了我一个钢笔字帖,他说他不想练,看我没事就劝我练练,我也准备着手练一练,只是以后怎么去混,我倒没什么想法,事到山前必有路吧!一切行动听指挥嘛!上级让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朱钢剑毫不犹豫的回答。
停了一会儿,李华又说:“今天和春光一起去延庆,我有几句话可能让春光感到不满意了,我回来后心里感到很对不住他,我本想等你下来后和你商量一下的,但你一直没下来,于是,我就给他写了一封信,给他解释了我的不对,不知他看到后作何感想!”
“李华!你做事太认真了,弟兄们在一起不能这样,没有什么话需要用这种方法去解决的,这种方法只能导致别人对你的误解,本来春光也不会在意什么的,你写个信反而会引起他的在意。都是弟兄们,有些事根本就不需要解释,你别太上心了。”朱钢剑对李华的这种方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李华认定的事,他也是决不肯放松的,他要照着自己的想法不折不扣的走下去。
朱钢剑和李华绕营房周围转了一圈,就把脚步落在了四连哨兵班,正好李春光今天没有岗,他们就在李春光的宿舍闲聊了起来,其目的就是为了等《姿山四郎》节目的开始。
八点多钟,他们开始向后面的连部走去,因为电视即将开始。今天主要演姿三四郎是如何坚忍不拔的练功的,看完这集后,朱钢剑也有了新的启发,他想像姿三四郎那样训练自己,心中也就盟生了要做一个绑在腿上的沙袋,以练习自己的腿部力量的想法。说来也巧,这个想法在当天晚上就开始了实践。
《姿三四郎》结束时,照例是三排的人马一轰而散,因为他们要一起返回他们驻守的工棚,也因为天黑路险,他们需要结伴而行,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顾,更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三排九班长、河南项城籍战士袁文军的未婚妻今天来到了部队,所以,三排的兵等《姿三四郎》一结束,就纷纷的来到了部队为战士们准备的家属院中了。
袁文军是文生、王政的班长,所以,他们俩都要来祝贺,自然,朱钢剑也跟随其后来到了九班长暂时的住所。当他们进屋时,屋子里已坐满了项城籍的战士,他们都是1979年入伍的老兵,其中,有一位叫栾正雷是五连某班班长,曾到湖东县带过兵,王政、李春光、李军都是有他带来的,他没有带过朱钢剑,但他对朱钢剑的情况特别的熟悉,朱钢剑从团直到二营后,曾在他那里玩过几次,又加上袁文军的关系,所以,他们此时已发展成为了很好的关系。
朱钢剑等人进来后,栾正雷等项城籍的老兵们赶快让座,给他们腾出一些空位来,他们和这些老兵寒暄后,就按照河南的规矩和新来的未婚妻开起了玩笑。
九班长的未婚妻叫刘平,在项城丰民乡卫生院做护士,人长得小巧玲珑,看上去非常清秀,从年龄上看好像也没有超过二十岁,但实际上也不比袁班长小多少,因为他们是同学,袁文军二十二,她也可能是二十二。为了活跃气氛,和朱钢剑一起来的三排老兵开始和她开起了玩笑,朱钢剑、王政、张文生因为都是从县城来的,再加上是新兵,玩笑开得就没有那些来自农村的老兵有水平。外地的老兵开了一会玩笑后,就早早的离开了袁文军的住处,留下的也就只有文生、王政、朱钢剑和栾正雷这些纯河南的老乡。
朱钢剑因为和袁文军也非常熟,就对他的未婚妻说:“嫂子,你来了,你得帮我做一个沙袋,我好绑在腿上练跑步。”他这一说,把刘平着实给说着了,试想一个来自农村的小媳妇,也根本没有参与过什么练功,她怎会知道什么是沙袋!
她支支吾吾说不上话来,这时,坐在一边的栾正雷对朱钢剑说:“这个事包在你老兄我的身上了,你不要让她做了,我给你做,三天之内我就给你弄好。”朱钢剑听后感到非常高兴,又不放心的问:“你怎么给我做?”
栾正雷回答得更加干脆:“你别管了,你哥我在部队混了五年,这点小事难道还给你办不成吗!”
栾正雷的肯定答复,消除了朱钢剑心中的疑虑。于是,他们便又和刘平开起了玩笑。
袁文军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文生、王政、朱钢剑因为是新兵,初时也不敢和班长的未婚妻开什么玩笑,这样就引起了袁文军班长的不满,袁文军对朱钢剑说:“你们的嫂子来了,你们几个怎么也不说点捣蛋的话?栾正雷他们几个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开玩笑,你们是小老弟的,怎么也不和你们嫂子开开玩笑?”
他这一说,朱钢剑等人才放开了思想,和袁班长的未婚妻开了会儿玩笑,但他们开的玩笑远达不到袁文军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未婚妻刘平看来已和班长袁文军有一定的来往,所以,面子上也就没有了那种羞涩的感觉,朱钢剑因为涉世不深,和她开了一些稍微带色一点的玩笑,也都被她巧妙的化解了。看来,九班长的未婚妻也早已不是什么未婚妻,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披着大姑娘名誉的小媳妇。
刘平此次来是专门和袁文军结婚的,是带着结婚证来的,所以,在曲终人散时,袁文军也就不再和战友们一起回到那漏风漏雨的棚子里了,而是,抱起了与他尚未真正结婚的刘平,急不可待的进入酣战状态。
几天后,鏖战得双眼乌青的袁文军带着他的新婚妻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对017洞全体同志们的想望,同时,也带着栾正雷为朱钢剑缝制的沙袋来到了山上,来看望和他一起奋战的弟兄们,故此,017山洞前迎来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异性。
袁文军先带刘平参观了同志们的住处,之后,在众多弟兄们的欢呼声中,他又带刘平游览了洞内的风光,游完之后,刘平代他新婚的丈夫向三排的所有弟兄发出了邀请:“希望大家在闲暇时到他们所住的家属院去玩,到时,由她给弟兄们包饺子吃。”她的这一邀请,又赢得了同志们的一片称颂,于是,他们又在同志们的称赞声中离开了这片宝地。
朱钢剑得到栾正雷为他缝制的沙袋后,迅速的行动了起来。在袁文军班长上山的第二天,他就开始了腿绑沙袋的训练。他开始是绑着沙袋长跑,继而,又带着沙袋和奚保国进行散打练习,最后发展为整天都带着沙袋,其不论是到五里外的小田庄,还是回营房看《姿山四郎》,他都是片刻不离沙袋,经过这样一个时期的刻苦训练,他的腿部力量大增,而且柔韧性也较之以前有明显的进步,他弹出的腿就像弹簧一般,迅猛而又柔软,武建章称之为:“像甩鞭一样快捷。”
一天上午,别人都在山上施工,只有他和炊事员武建章在工棚里。朱钢剑照旧读着《历代绝妙词三百首》,武建章则忙乎着他的刀削面。就在这和谐的时光里,武建章的一名老乡,同时也是朱钢剑的老乡、现在五连当兵的陈二喜突然来到了山上。他同朱钢剑打声招呼后,便到武建章的工作室去了。没过多长时间,他从炊事班出来,向二机连工棚走去。
陈二喜的到来,起初并没有引起朱钢剑过多的注意,但在一刹那之间,他心中闪出这样的疑问:“他是五连的,而五连是在营房的那边施工,离这里足有十多里,是什么原因竟促使他跑这么远的路来找武建章?”不过,这只是瞬间即逝的想法,朱钢剑也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陈二喜走后,武建章来到朱钢剑的身边,说:“老朱,你知道他来干啥的吗?”
“不知道。”朱钢剑简洁的回答。
武建章说:“你知道小田庄有一个长得比较好的三十多岁的老媳妇吗?”
“知道,岂知是知道,还和她有一面之交!”朱钢剑接着回答。之后,朱钢剑便把和刘剑一起去小田庄的事对武建章说了一遍。
武建章说:“这陈二喜,就是为了那位媳妇而来的。他刚才向我借钱,我说我也没钱。他想让我向你借,我说不行,和你不太熟,他没办法就到机枪连找老乡借钱去了。”
朱钢剑惊奇地说:“噢!原来是这样呵!那他即使勾引着那个女人,有什么打算?”
“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近来经常往这跑,听说是已经把她搞到手了;还听说他是和二机连里的、和你一起来的机械手、山东的赵伟一起搞定的。也就是说,那个老媳妇同时和他俩一起睡觉。”武建章猜测着说。
朱钢剑说:“那不可能吧!可能是别人瞎编排的吧!那有一个女人同时和两个年轻人一块玩的?”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至于真假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机枪连的人都是那么说。”武建章进一步解释说。
当晚,朱钢剑下山去看电视时,正好和驻守在二机连的机械班副班长、屈梦光的老乡崔付平同行,于是,他就把对问问崔付平。
崔付平说:“此事是真的,已被当地的群众反映到了二营,二营的领导也已做了调查,并且把调查结果反馈到了咱们连和二机连。但这是两个人的事,赵伟现在还没承认,连里正要我做进一步的调查。”
“原来是真事!赵伟还没有我年龄大!他可是我们这批兵里最小的一个!他还不到十七岁,就怎能干出这种事?”朱钢剑仍有疑惑的问。
崔付平说:“也许那女人正是看中了他小的原因吧!你不了解赵伟,他年龄小,性格内向,和别人玩不到一块,这样就导致他有什么事也不给别人说,不像你们这些来自城市的人,性格开朗,有什么事不放在心上。他是和五连的那个陈二喜一起弄的,这一段时间,那家伙天天来找他,到小田庄和那个女人瞎混。现在小田庄的群众已有反映,但他还没有警觉,今天又和五连那小子一起走了。他非弄出事不可!”
朱钢剑待崔付平说完后说:“你是副班长,你怎么不劝劝他?”
崔付平说:“他和你不一样,他是来自农村,据说他们那里非常贫穷,弟兄几个都找不到老婆,几个哥哥都是光棍。他回去后就连这年龄大的也找不到,所以他铁了心了,根本不听别人的劝戒,一心一意的想把这事做出个结果来,想把那女人带走。”
朱钢剑又说:“我见过那个女人,听说他丈夫是在北京工作,他长得也很漂亮,打扮得也入时,她会跟随赵伟到他那穷地方去?”
“她根本不可能去,她只是因丈夫长期不在身边。感情上寂寞才找小兵来玩玩罢了。真正有主见的兵她又哄不着,可不就哄着赵伟这样的小兵了。她若要哄你行吗?显然是不行的。”
他们边走边说,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二营营房,他们不得不收住话题,各自到自己的老乡那去。
《姿三四郎》故事已演到了一半。当晚这集主要介绍姿三四郎为了练好柔道,竟然到街道去做人力车夫,他负载拉车不停的奔跑,从而练就了很好的脚力。
当朱钢剑他们看完电视返回工棚时,天公好像是故意考验他们似的,竟下起了毛毛细雨。这雨起初不是太大,但当他们行至半路时,雨忽而变为了中雨。朱钢剑他们无奈地在雨中奔跑,当他们即将到达所住的棚子的那座山峰时,水已奔流不息地向下淌了,山上的路变得滑溜起来,在晴日里非常好走的地方,此时也变得举步维艰。尤其是快到棚子的山坡上,有一个两米左右的山路缺口,好天时,人们登着中间突出的石块就很容易通行,但在这大雨的夜里,缺口中间突出的那块石块,被在前面行走的战士登落到了山涧里,路面上就只剩一段两米长的缺口了。这个缺口若在晴天时,战士们可以从它的上面直跳过去,但在泥泞的雨天,要跳过去并非易事。
朱钢剑过这个缺口时,已有一半人过去了。山坡上变得极为滑溜,他用脚试了几下,都没有成功,鞋底一落在缺口处,就稳不住直往下滑。看来怎么也不能过去了,任凭你练得是多么的麻利,也不可能在雨夜中冲过这像虎口一样的难关。
正当朱钢剑一行人为难之时,三排长派一些先回去的和几个没有下山的战士拿着手电,棍子,绳索等工具来救助他们。八班副姚青顺、九班副张宁都是刚从山洞中出来,带着全身的灰尘来帮助困扰在半山腰的战士。
此时,正好朱钢剑排在最前面,后面还有张文生、王政等十几位三排的和二机连的战士。姚青顺把一条很粗的绳索向朱钢剑抛了过来,朱钢剑稳稳的把它拿在了手中。在张宁雪亮的手电光下,朱钢剑借着姚青顺从那边给他的力,飞身而过,稳当的落在了姚青顺的前面,紧接着张文生、王政也如法炮制,轻身飞过险境。但也有极笨的战士,手握绳子就是不敢逾越,无奈只得用几根棍子放在沟沿的边上,才通过这一险境。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全体山上的战士均已安全地回来了。但是,又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战士们的面前,这就是棚子的顶部开始漏水,战士们的床上滴了许多雨水。
三排长作出决定:“把山上所有的雨衣全部拿出来,找一些绳子扯在床上,以遮挡一直向下掉落的水滴。”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好不容易战士们的床上都蒙上了雨衣,可张文生的雨衣又承受不住满溢的雨水,雨水瓢泼一般向张文生的床上倾倒下来,惊得张文生急忙爬起,重新收拾临时的顶棚。紧接着其他战士的床上也发生了险情,战士们接二连三的起床,最后竟没有一处是好地方。全体战士干脆都不睡了,都坐起听三排长讲他在军营中的轶事。最后三排长总结这天的棚内状况是:“大雨大下,小雨小下,天晴了棚子里还得再下两天。”
这场雨一直下了一夜,战士们也蜷缩在雨小的地方等待了一夜。第二天却仍未停止的意思。
雨越下越大,供战士吃饭的水箱也很快的下满了,为了让战士们有力气打山洞,炊事员武建章还是用水箱中的雨水给战士们做了一顿别有风味的早餐。中午,武建章就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了,本来他早就该下山买菜什么的,却因没有联系到汽车,而拖延到了今日。也是赶巧了,竟在这场大雨倾泻时,没有了一点米面和菜蔬。怎么办?三排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棚子里一遍又一遍的向营部打电话。
营部也没有办法!因为拉水的车上不了山,既不能送水,也不能送米面。大雨如注,丝毫没有减小的迹象。战士们只得眼睁睁的忍饥挨饿,苦苦的在棚子里等待。
大雨下了三天,战士们也等待了三天,一个个饿得筋疲力尽,没有一点的力气。三排长几乎要骂娘,即使着急他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来。让人下山吧,山高路险,不能行走;营里几次派车来送东西,车都不能顺利的到达他们所住的地方,只能停在距他们约二公里远的大路上。同志们只能眼巴巴看着车上拉着的新鲜食品和饮用清水,因隔着一条大山沟,没有任何人敢在这样大的雨中,去铤而走险。
雨一直在下,车又上不来,营长只得和二营北面的空军某部联系,趁雨稍停时,用他们的直升机给困在山中的战士们空投一些水和军用罐头,朱钢剑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吃到了用于自卫还击战时的军用罐头和压缩饼干。
困在山中的四连三排和二机连的同志度过了连续一个多星期的艰难生活。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艰难困苦,生活在山上的战士们就好像立了战功似的,先是二营营长亲自来到同志们的工棚内慰问,接着是抓施工的副团长看望大家。当然,这些慰问不像是慰问灾区那样给灾民带来很多的慰问品,而仅仅是给战士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而已,即使是这样,也给战士们带来了无穷的力量。
天彻底放晴的那天,机械连连长唐保国也亲自乘坐机械连的大牵引来到了山上,他先是来到了017洞口的棚子里看望了屈梦光和朱钢剑。他来的目的有二:一是看望同志们,因为前几天的下雨全团困在山上的战士不少,而机械连有三分之二的同志都随同施工部队困在了山上,他们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度过了一个星期,连长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挨着转,主要是慰问一线的同志们;二是把二机连机械手赵伟带回连里,因为赵伟和小田庄的那位风骚女人的事已东窗事发,当地群众已把他告到了团里,团里责成唐保国尽快解决。这次唐保国带来了八班的老战士张玉海来取代赵伟,赵伟由连长亲自带回机械连,听候发落。
唐保国离开017洞后,天和人都恢复了正常。阳光洒满了大地,享受了一个多星期优越生活的战士也随之开始了正常的生活。武建章继续蒸着他发明的安全帽一样大的馒头,中午战士们也继续吃着武建章的拿手绝活——刀削面,山洞里照常响起了“嘟嘟嘟”的风钻声。
朱钢剑的生活也旋即变得正常起来,他仍然开着那台老式的空压机,在开机之时不停的擦拭着机器,练着他会的拳种,背诵着他那本《历代绝妙词三百首》,所不同的是,在每天忙完他的功课外,他又开始了一天一个小时的钢笔字练习,另外,他开始读李华买的那本《通俗哲学》。
《通俗哲学》浅显易懂,很多道理均用极为通俗的语言写出,这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本哲学入门的良师益友。朱钢剑一接触便爱上了它,他认为里面的一些道理非常有趣,于是,他天天的读了起来。
朱钢剑虽然多加了两门自学的课程,但他对自己深爱着的武术却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他的拳友奚保国也是始终坚持练武,不论是多么累,只要朱钢剑出去,他就尾随其后。一天他们按照常规在工棚东面约二百米的山沟里正在练习散打。突然,从六连的那座山上走来了一位战士,他站在山沟的上面,当朱钢剑正给奚保国炫耀自己的四象拳时,他高喊了一声:“好!”。
这一声着实让正在全神贯注练功的两位武友吓了一跳,朱钢剑抬头望去,见太阳光线下立着一个穿军装、扎腰带的战士,朱钢剑给他挥了挥手让他下去,那位战士很快的从另一个方向下到了山沟的底部。
他一边朝朱钢剑走来,一边不停的说:“好拳!我是到山上给他们送炸药的,在那座山上我就看到了你们在练,我就不知不觉的走了过来,想看看你们的拳。”
朱钢剑一听,就知道他也是练家,就直截了当的说:“我练的拳你也看了,你给我们练一遍你的拳吧!”
“好!”那战士一边说,一边紧了紧腰间的皮带,掖了一下少扣子的旧军衣,便打了一趟活动身体的小五脚,只见他窜、蹦、闪、挪、扫荡腿、旋风脚等都打得极为到位。然后,他又练了一趟不知名的拳,拳趟子打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接着收势、吐气。朱钢剑禁不住高声称赞:“打得好!打得好!”之后,朱钢剑问那位战士说:
“我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你在六连我也没听说过你呀!”
那位战士说:“咱是才来的新兵,有时不想出头露面。在连里我倒是没有经常练过,只是今天看到你打的拳很好,才激起了我想来和你们玩玩的兴趣。你们刚才的对练打得很逼真!我看你们都是真正的对打!打的很不错。”
他转而又对奚保国说:“你是才学吧!但你很顽强,好好的跟着这位老弟练练,我想你还可能练的很强!”
朱钢剑想向他学习一下他的拳法,也想和他交交手,以提高自己的技击技能,便非常犹豫的对他说:“咱们在一起练练吧!我很想跟你学习一下,行吗?”这句话对于练武之人无疑是发出了挑战。
但对方迟疑了一会说:“咱们对练可以,不过今天我还有事。这样吧,咱们改天再玩,你下山了到六连去找我,咱们再好好的练。”说完,他就做出了准备走的姿态。
朱钢剑看他着实不想和自己对练,也就不再勉强了,便说:
“那好,待哪天我去找你。”说完就又和奚保国开始了对练。那位不知姓名的战士就和他们告辞而去。
那场雨后,天着实晴了不少的日子。虽说是到了盛夏,但八达岭一带的天气却不太热,山上的气温更是让这些来自外地的战士们感到有说不出的愉快。1982年的夏季几乎是白天晴天,晚上下雨。这样一来,天气也就没能真正的热起来,战士们甚至没有换上凉鞋。即便是最热的日子里,山上也没有发现蚊子袭击;晚上睡觉也照例盖着那条几年一发的军被。这里的天气太适应避暑了。
朱钢剑每天坚持着自己的学习。在山上倒是给他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因为,他除了上班开机器外,什么事也没有。几个关系好的老乡必须进洞打风钻或出碴,这样便没有人去打扰他了,而练功基本上又安排在上班时间,其余的时间就为他的学习提供了极为充足的空间。
三排总是这样,战士上山后,棚子里只剩下他们几人:秦亚军、卢放和三排长。他们各人忙乎着各人的事。每逢这时,朱钢剑就首先照着文生给他的字帖写上半个小时的字,然后,再看几页《通俗哲学》,最后,出去到那几棵核桃树下背上一首词,就算把上午的时光打发过去了。
近日,秦亚军却突发奇想,他受电影《少林寺》的影响,想钻研棍棒。一天,他对朱钢剑说:
“老朱!咱们几个开始练棍棒吧!”
朱钢剑对秦亚军的想法感到有点诧异,就回答说:“我没有学过棍术,你也没有学过,咱们都没有学过,怎么去练?”
“每个人都找一个棍子,我们没事就对打,我认为不用给别人学,只要天天练习,就能练得很棒的。”秦亚军说。
朱钢剑看秦亚军对这件事说得那么肯定,就按他的意思说:
“那好,今天我们到那边的山坡上砍几棵树,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开练。”
二人意见一致后,就喊炊事员武建章一起到洞口南边的一片杨树林子里砍了几棵粗细适宜的小树,高高兴兴的开始了他们的新课目。
在接下来练功的日子里,秦亚军又从《武林》杂志上学得了一套练掌的方法,既用一个空的啤酒瓶装一点水,每天用手掌在上面砍打,据说李连杰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而奚保国不知从哪里得知了铁砂掌的习练方法,他用布缝制了一个口袋,里装了些绿豆和沙子,他们每天就在棚子前的那块空地上练习,虽然,他们坚持不断的练功,但他们自己倒也没觉得自己掌上的功夫有什么明显的提高,只是双手掌天天砍得肿胀,谁也没有练到能把瓶子击穿,也没有练成铁砂掌,事后想想这些方法可能还得配药练习才能见效,但这药书上却没有介绍,所以,他们的兴趣也就慢慢的过去了。
一天,李华和李春光来到了山上,他们到的很早,但文生和王政却都在山上,而且是刚刚上去,没有四个小时的时间是下不来的。朱钢剑就领着他们参观了017洞。
017洞是一个“防御洞”,朱钢剑虽然在这里施工,但却很少进洞,他不愿意把自己年轻的生命葬送在偶然之中,所以,他自来到山上,也就只进去一次。这次李华提议想进去看一下张文生和王政,他才领着他们俩到洞内一观。
他们进去时,张文生、王政、送走妻子的袁文军等九班的人都在奋力的干活,而且是一色的半裸体,每个人都是只穿了一个军用裤头,头上、身上的汗水顺流而下,就像在澡堂中洗淋浴一般。
袁文军见朱钢剑来了,就给朱钢剑开玩笑的说:“你今天是想来体验体验这种工作的吧?王政,让老朱试试。”
朱钢剑回答:
“你们忙吧!我试过了,我不行,我是带他俩到这里面看看,听说快打通了。”
“是的,测量的人前几天来就说快通了,不过现在仍然未通,你们进去看看吧!王政,给老朱带路。”袁文军一边给朱钢剑他们说,一边命令着他的部下王政。
在王政的引领下,他们在洞内仔细的观赏了里面的景观。王政边走边给他们作介绍:“这里是水库、这里是厕所、这里是伙房,这里是住所。”
游完了山洞,李春光就对朱钢剑和李华说:“咱们下山吧!我知道一个地方有一棵海棠树,现在正是海棠熟的时候,咱们不如到哪去摘海棠吃。”
对李春光的这个提议,他们都没表示反对,于是,他们便在春光的带领下,绕过017洞所在的山峰向131洞口处走去。
在找海棠树的路上,李华又对朱钢剑说:“我这几天没事看了一本书,名字叫《神雕侠侣》是金庸写的,很有意思,你没事时看看,保证对你的练功极有好处。”他给朱钢剑说完后,就一路走一路介绍着书中的内容,着实把朱钢剑给吸引着了,于是决定把这本书借过来抽时间读读。
正当李华滔滔不绝的给朱钢剑讲解《神雕侠侣》时,李春光说:“你们看,就是那棵树。”
朱钢剑顺着李春光手指的方向一看,噢!这棵树真不小,树干挺粗的,树枝上结的全是海棠,红遍了一树。
他们小心翼翼的观察了周围,确定没有农人看守时,才慢慢走到树下。他们用石头掷、用树枝打,总算弄下了不少,于是,他们就在原地大吃起来,每人吃饱后,又把自己的军装口袋装得满满的,待一切如意后,他们便满载着胜利果实回到了二营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