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说

(2016-08-30 21:37:51)

今天读鲁迅的杂文,说的是一位叫做那拉的女子,和丈夫生了气而离开了家庭的故事,这实际上是一篇诗文,根本也不是什么故事。作诗的人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到了那拉的走,至于走到哪里,她日后的生活,作者并没有在诗文中介绍。于是乎,便引来了很多研究者发表议论,有人说:那拉走后因为没有经济,无法在外面生存,她便又回到了家中;又有人说:那拉走后由于生计的问题,最后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被迫去做了妓女;还有人说,那拉走后,由于生计问题得不到解决,她便饿死在街头上了;更有一帮美女们,特意的为那拉编排了一则女人的英烈故事,然后,他们把作者请到一家饭店,他们想让作者按着他们的意思去介绍那拉走后的情况,但作者却令他们扫兴了,作者说:我不过就是写一个诗,写到那拉走后就没能下文了,至于,她后来遇到什么情况,我根本也不知道的。实际上,作者也就是一个创作而己,根本没什么后来的意思,有的都是些文人编撰的罢了。

鲁迅写到此,便联想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那个社会里,一会学者也是和那拉死后的研究者们一样,妄议一些小说。更有一些历史研究者,天天没什么可研究的,便围绕着过去的一些古代小说展开的联想。有的认为小说中的人物是某某,有的又认为是XXX,总之是各说各的理,各谈论各的观点,似乎作者写一部小说,这小说里面的人物就必定是有原型似的。有的竟比作者还知道这书中的人物究竟是何许人的。这未免让作者感到滑天下之大稽了。实际上,这种现象现在仍然存在。近些年光那些文学大家们研究红楼梦,水浒传等一些古代的书籍,就总是会从书中找出人物的原型来的。可小说毕竟是小说啊!它存在着很多虚构的场景,有的有原型,有的则把十几个人写在一起了,有的根本就没什么原型,其实,学者们研究出来的原型,恐怕若是作者活着的话,连作者也会感到吃惊的。他会感到这些学者们的思维着实是丰富的。竟能把他写过的小说,展开了许多的想像的。

我对这类的问题,倒不感什么兴趣,每逢遇到电视上讲这类的问题时,我便急忙的把频道转换到其它的频道上面去,我宁可去看一些瞎编乱造的东西,也不愿看这些研究者空口说白话的演讲。

在第二个单元的学习时,我仍然学习的是《海涅诗集》一文,今天读的是他坐在海边的遐想。我看他的诗文才知道,大凡大海到夕阳夕下的时侯,海波真是是白色的。他没有写出什么原因,我也弄不明白这种成因究竟是为何。这使我想起了那年我和妻子从大连到烟台之后,我们俩坐在烟台的海边,当傍晚来临时,远方的海水便变成了一片银色,妻子问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回答是:东边的月亮此时己经出来了,由于月亮还在东边,所以,月光平射到大海中时,海水便会呈现这种颜色的。实际上海水是没有变色的,这就是一个光学的问题罢了。我的回答肯定是不科学的,但那也是因为妻子一直问我这件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便给她胡扯了以上的回答。但她倒是也没有怀疑什么。她知道我也是半半窍的。我根本不可能讲出真正的道理来的,所以,她也就没有下文了。今天我的海涅的书中看到了这种白浪涛天的状况了,想找出白浪的正确答案来,但他却在诗中也没有具体阐明这个问题。未免令我遗憾啊!

至于下午的抄写宋词一事,我觉得我抄写的水平明显的提高了,因为在抄背之后,我猛然发现,我的毛笔小字竟是比前几天写的小了很多了,而且,字也写得较为工整了。我当然是暗自窃喜啦!我知道,任何事只要你去做,它就一定会有所进步的,至少在初做时它会有进步的。我估计真正的做到半年以后,我的手就完全可以驾驭这支小字笔了,半年后的小字水平,肯定能达到可以写的地步了。走着看吧!不过,我既然这样起头做了,那就一定要把它做到底的。因为,它和我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必须坚持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