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少年(65)

(2016-04-25 20:17:46)

在上文中提到了我父亲曾经带领过的球队,这个球队便是华陂高中的蓝球队,这些队员们不仅蓝球打的好,而且,也能打排球。因为我的少年便和这支球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我的少年回快中,是不能离开父亲组建并亲自指挥的这支蓝球队的,故此,我在此特把这支球队的状识回忆如下:

一九七五年——一九七七年之间,在华陂高中教物理的父亲,不知怎么回事,就承担起了学校的蓝球队的组建工作了,父亲经过精挑细选,从七六届毕业生中挑选出了八位大个子学生进行亲自传授他的蓝球技巧。

这八位老兄分别是:队长:赫金德;                                                                           

队员:张国民、侯安全、刘连合、董志超等七人。

这八位老兄当时的平均身高在一米八左右,其中张国民为最高,估计他有一米九0——一米九二之间,侯安全次之,其身高也有一米八八左右,其次便是赫金德和董志超了,记得刘连合的身高不是很高,也只是一米七七左右,但他的控球技术还是相当好的,还有一位是华北的,也就是他的名字我给忘掉了,实际上,在那一段时间,就数他和我的关系最好,经常带着我到华陂街上去玩,他大概有一米七七左右的身高,球打得也相当不错。但我着实是把这位老兄的姓名给忘掉了,不独是我,就连带领他们转战南北的我的父亲,在最后病重时当我们共同回忆这段往事时,他也把他的这位得意门生的姓名给忘掉了,但这位老兄的形象却一直存留在我的胸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我记得他姓贾。

那时间虽说是时间宽松,但学习的样子还是要做的,照样是有上课的时间,所以,我们也必须在上课的时间去上学,在放学的时间回家吃饭,至于学得的什么?那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每逢放假的时侯,我总是要到在华陂高中工作的父母亲那里去玩上一段时间的,也就是在这一段的时间里,我差不多掌握了父亲所带的球队的所有蓝球技巧了。

记得那时的每天下午,父亲便会带着这班子人马在华陂高中的操场上先是打上几局的蓝球,最后,再有父亲传授他们过人的技巧以及上蓝的各种动作,父亲在年轻时,是很有名的蓝球队员,也是保持地区记录的跳高运动员,同时,乒乓球打得在全省也拿过名次,很多地方的乒乓球爱好者,曾来我们这里找父亲一较上下过,我曾亲历过洛阳的一名和父亲差不多年龄的人,那年特意从洛阳来到湖岗高中,和父亲在湖岗高中的大礼堂里大战了一个上午,最后,还是以父亲战胜而告终。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全县每次开运动会时,都会有父亲的身影的。也因为父亲是二极裁判,所以,每场比赛都会有父亲参与的。

记得是一九七六年的暑假里吧,因为那年发了洪水,全县各学校都没有按时开学,但父亲所带的蓝球队却按时的开始了训练了,他们仍然是在下午时,在华陂高中的操场上活动,我则坐在一旁观看父亲教给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实际上我比他们这些队员们更细心的研究这些动作,但由于当时我的年龄偏小,却没有机会能和他们一起接受父亲的训练。父亲教出的学生的特点,便是动作特别潇洒,做出的每个动作都是特别的花妙,这样,总是在比赛中,会给看的人一种表演的感觉,当他们的队员打出一个好球时,也总是会引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的。他们中数金德哥的球艺最精,各种动作玩得也最花妙。当然,最后,也就金德哥一个考入了驻马店师范体育班了,其它的几位球员,虽没有考上学,但也都被不同的企业所录用,记得张国民和侯安全二人没有高中毕业,就被某煤矿招走去打蓝球去了,刘连合、董志超和华北的那位大哥三人也都被县里的农具厂、针织厂等企业招录为了工人,但他们的工作也主要是打蓝球,其它二位记不得名字的大哥,则光荣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了,记得一位被招到了北京某部,另一位则招到了安微二炮部队服役去了,至于他们以后混得怎么样,我则一概不知,只知道金德哥被分配在驻马店某校担当了体育教师了,后来我来驻马店工作后,我们曾经在一个赛场上代表不同的球队比过一次赛,但那时的金德哥已是三十几岁的人了,我那时也才只有二十二岁。在之后的岁月里,我们仍然是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的,他和我的父亲的联系也一直很是密切的。

当年的父亲也只是三十开外,由于在那样的年代时,他便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带蓝球队和文艺演出队上面来了,他带领金德哥他们,从上蔡的华陂,打到县城,又从县城打到漯河、周口和许昌等地,那个球队曾为华陂高中博得过很多的荣誉的。

记得那年,父亲带着他的球队在县城参加全县的高中联赛,我便和我的老伙计娄长兴、曹天才等几位朋友,一直跟随着父亲的球队,为他们呐喊,为他们助威,为他们的胜利而鼓舞,当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想从他们的比赛中我们几位学得点技术。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的蓝球技术也受到了他们很大的影响,虽然,我没有直接跟随过父亲学习,但在跟随他们观看无数次的比赛中,我自然而然的便继承了父亲的球风,但直到最终,我认为我的球艺也仍然没有超过父亲,其不论是跑和跳,以及各种战术和动作,都没有超过父亲,父亲在我的心目中,便是一个蓝球的高手。

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带领着他的这支球队,还曾和当时的郑州知青对决过,记得一天我当时刚刚从县城到华陂高中,母亲便告诉我,说是我父亲正领着球队和郑州知青和上蔡知青的联队在打排球,让我赶紧去看。我便快速的跑到操场中看他们打球,当时他们打的是排球,记得有上高毕业的张某某,还有王一球,更多的是郑州来的知青们,那几场排球打得非常精彩,最后究竟是谁输谁营,我却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总之,父亲那时组建的那支球队,技艺超凡,打过很多精彩的球赛,为华陂高中挣得过很多的荣誉,更主要的是为他们的教练——我的父亲也挣得了不少的声誉。后来,我和父亲也常常的回味那支球队,回忆那支球队为学校带来的荣耀。记得在父亲病重之时,我们俩又一次把话题扯到过这方面了,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当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一起了,他们的个子长得高,跑跳的水平也很高,理解能力也很强,每每是我做一个动作,他们很快便学会了,不仅学会,也总是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出他们的最佳水平,我去过这么多的学校,教过那么多的学生,从没遇到过如此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的,他们都是在蓝球方面有才干的,只可惜他们生错了地方了,如果他们这些人生在大城市里,他们的结果肯定是比现在好的。

按时下的说法便是:一群对的人,在对的时间里相遇了,所以才产生出很多对的结果来的。

这便是父亲亲自训练出的一支球队,也是前文中大毛哥给我提到的球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