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童年(69)

(2015-11-26 20:39:46)

知青,是那时说不完的话题,我听得很多,但见的很少。记得还有一次,当我们刚刚从学校的大门走出去时,有几个知青就坐在我们学校的北面的小桥处,正在调逗我们南关里的一个智障病人。这位邻居,说他是智障病人,实际上是高抬了他了,他实际上就是一个傻子,他比我要大上几岁,但个头却不没有我高,他每天都会在街上逛荡,但却不能象我们这些正常的孩子一样走入学校,他最喜欢的是小瓶,只要是给他小瓶子玩,他一切都会忘记的。我们小时侯也总是喜欢逗他玩,他也认识我和哥哥,总是把他逗哭以后,他会找到我们的家,会向我奶奶告状的。他会说一些简单的语句,比如向我奶奶告状时,他会说:“奶,彤琚!”之后,便再也找不到理由了。但每到这时,我奶奶也总会明白他的话语的,便会对他说:“好了,彤琚回来了我打他,我先给你个小瓶玩吧!”之后,我奶奶便会从家里面找出一个瓶子交给他,他但凡得到一个小瓶子时,总会高兴的说:“瓶!瓶!”然后,便高高兴兴的又去办他的大事业去了。当然,我回到家时,奶奶照例会批评我一顿的。不过,我有时也能和他玩上一会儿的。就是这样一个只是稍稍知道一点人事的傻子,那天他头戴了一顶绿颜色的帽子(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呢!),正走到这座小桥处。

这几个正在桥上坐着的男女知青,便有两个男孩子,大意是想在那两名女知青面前逞能的吧!其中有一个知青抓起那傻子的帽子便扔向小桥下面去了,之后,便和另外三名知青开怀大笑了起来。傻子也不会恼,他便傻笑着走到桥下,拾起自己的帽子便又回到了桥上面来了,可另外一名男知青,就又抓起他刚刚拾回的帽子扔了下去,傻子便又一次下去拾帽子,他们就又是一阵大笑。

正当他们几个感到这个游戏好玩时,我们南关的一名年轻人从远处看到了,他便快速的赶到了这里,很严厉的斥责那几位知青:“他是个傻子,你们逗弄他干什么呢?你们觉得好玩吗!”他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象那几个知青一样,抓起其中的一个知青的帽子,也顺手扔到了桥下去了,他的这一举动,顿时引起了那几个知青的强烈不满起来,他们看他只是一个人出现在这个桥上,便从桥上站起身来要和他打架,其中一个很蛮横的要求他下桥去拾帽子去。几个知青边说边和他撕打了起来。

我们几个正好从学校里走出,实际上,也是不想上学了,想跑到地里去玩呢!我们正看到了这幕场景了,只见长兴和天才二话没说,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出事地点,以迅雷不及之势加入了战斗之中了,旋即,正在我们六队场面里干活的几个年轻人看到这边出事了,便也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这里,于是,这场战斗便在我们和知青之间展开了。

由于他们是在我们的家门口找事的,所以,这架就越打人越多了,很快的,这里便围了很多的人,很快的,便把那几个知青打倒在地上了,两位女知青苦苦哀求,最后跪地求饶,这场架总算是不打了。

后来几个大人便围着他们问:“你们是哪个点上的知青啊!敢在南关里找事,你们就没打听打听吗!看看谁敢在南关里面打架啊!别说是你们几个知青,就是当年的X二七,拿着枪,不照样在南关这小水沟里翻船了吗!回去好好的长点记性,以后从南关过时悠着点,弄不好就会挨到身上的,知道了吗?”

那几个知青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似的求饶。最后,还是我奶奶等几个老婆婆,也一扭一扭的跑了过来,几个老婆婆怕把那几个知青打坏了,便替他们说情,南关的人才把这几个知青给放掉。

而那个拾帽子的傻子,却象是什么也不发生似的,只顾着戴着他刚刚从桥下拾回的帽子,嘴里仍然发出:“瓶、瓶、瓶!”的在一边自娱自乐的玩了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