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阳情缘(1、2)

(2013-08-05 21:55:50)
标签:

机会

淅川

保才等

驻马店

屈梦珠

杂谈

1

 

前一段时间,我的搜狐邮箱里传来了中国作家万里行寄来的邮件,大意是想让写一篇关于南阳的文章,看后我一时不太在意,也不太想写。近年来由于逐年增长的年龄关系,写文章的激情逐年在减退,以至于达到了一点也不想写的地步了,所以,迟迟的不愿动笔,也不愿去写其它方面的文章。不过,对南阳这个城市,我还是有一定的情缘的。

有几次,在散步时一些创作的冲动似乎冲向头脑,但回后面对着电视里的电视剧,又总是不想坐到电脑前,把头脑中的东西,一一的在电脑中打出,直到今天,我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回忆自己对南阳的一些情怀。

 

2

 

实际上我很小的时侯就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做南阳的地方,也既是刚刚懂事便知道了南阳这个地名了。这是因为,早在我出生之前,我的父母均在南阳工作过几年,我的父母均是五十年代末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当时,均分配在南阳工作,我的母亲是北京市人,在河南举目无亲,我父亲就是河南上蔡本地人,当时大学毕业后分到南阳,当然,在南阳也是举目无亲,这两个举目无亲的人分在了一起,便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花了,继而,便有了我们兄妹几人。当然,我出生时,我的父母早已调回到上蔡工作了。他们为什么从南阳非要调回到老家上蔡呢?是因为我父亲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又是本地有名的孝子,所以,他无论如何,也必须调回老家,调回到爷爷、奶奶的身边来。

父母在南阳工作的最大成绩,就是除教育出了一些著名的学生外,还为我们兄妹几人的诞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否则,这个世界上便不会有我们几个的存在,我当然也不会在此时此刻坐在电脑前来追忆自己对南阳的情缘了。

对南阳做进一步了解时,是在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三年,也是我在部队的生活中。我一走进兵营,一走进老兵班,便听到了一种浓重的河南口音,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地道的南阳口音,当然,一个晚上之后,我便彻底知道了这帮操河南口音的人均是本省的南阳人,因为,在我下到老兵班的第一个晚上,我便被排上了岗哨,因为是新兵,所以站岗时排里又配了一兵老兵来带,这头一班带我上岗的老兵便是南阳市人,他的名字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他叫刘汉奇,是八零年老兵,记得那天晚上,我们二人边站哨,边聊着一些军营里面的事,也是因为我喜欢锻炼的缘故,那天晚上,汉奇兄在夜深人静之时,就在操场上开始对我进行了突刺训练,当然,使我的突刺水平达到标准的还不是汉奇老兄,是我的副班长,也是八零老兵,曾任红一连一班长的山西籍战友屈梦珠老兄,这位屈梦珠老兄,也是我军营生涯中的最大的帮助者。因是写南阳情缘的事情,故此,便不再对屈梦珠老兄展开追思了。

进老兵班几天后,便知道了本连有很多人是南阳籍入伍的八零年老兵,由于有众多老乡的帮助,所以,做为新兵的我,一度也觉得非常的心情愉快。后来知道,八零年的那批兵,在本部队的最大部分,也就是南阳的和山东临清的了,当然,因为是老乡,所以,在日后的从军生涯中,基本上都是和这些南阳兵混迹在一起,我们一起到北京市内,到八达岭,到延庆县,一起训练,一起施工,从中结下了很深的友谊。直到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份,我们退伍离开北京站的那天,我还一如既往的把南阳籍本连老兵刘建华、温友成、李付亭等人送上开往南阳的列车后,我才和几位老乡登上随后开往驻马店的列车。

在部队不仅南阳市内的老兵多,而且,淅川的老兵也不少,当然,淅川的老兵均分布在二营,因为,本人曾在二营工作过,所以,又与二营的一些淅川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了。记得在九零年我去南阳时,还专程受到了当时的淅川兵,那时已在南阳师范工作的秦亚力老兄的热情接待,在此,我特别向秦亚力老兄表示非常的谢意!

亚力老兄比我长一岁,当时在四连帮助工作时我们住在一起,由于,他和我的几位汝南老乡关系特别密切,他又喜欢武术、散打,所以,也对这方面有着爱好的我,自然,很快的就和亚力老兄结成了很好的朋友了,当然,四连的几位喜欢武术的朋友还有武延章、陕西的溪保才等人。

在部队时,从南阳的战友的口述中,知道一些关于南阳的一些事情,但也只是稍微的一些感性认识罢了。虽说我的父母曾在南阳工作过,可我自出生之后,却从未跟随他们去过南阳,有的也只是在家庭中偶而听到过关于南阳的传说,当然,这更是少之又少的。直到一九九零年,我才得以有机会身临其境的去认识南阳、感受南阳、游走南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访河东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