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诣之外

(2013-05-20 22:21:08)
标签:

益处

练画

书画家

多人

在北京

昨晚十一点左右,当我看过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后,便把频道转换到了中央一套节目上去了,适值撒贝宁正在主持一场大家访谈,三位大家分别是杨振宁、范曾、莫言。下面提问题的人差不多都是北大的学生,其中一位美女,我是认识的,她就是在《非诚勿扰》站在二十几号的刘某某,也是她那几期最有才华的女博士,到昨天晚上我才知道她是在北大就读,原来每期看到她时,就只知她是女博士,而不知道她在什么地方读书,昨晚方知,她就是在北京某高校读书,最有可能的就是北大。在访谈中,电视镜头几次都照在了她的脸上,但我却没看到她的采访。

因为我打开此频道较晚,所以,前期的一些大学生的提问,我并没看到,待我看到时,就是一位男大学生,看年龄估计也是博士之类的吧,他正在向莫言提问。之后,便有一位女大学生向范曾提问,这位女大学生主要是对书画感兴趣,而我,则不仅对书画感兴趣,而且,也对莫言的回答感兴趣,对杨振宁先生的学科,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感到太难,他的学科属科学的范畴,这对从小数理化都不太好的我来说,杨先生的学科,我实在是一点也不明白,不过杨先生倒是没有全盘的讲述他专业的一些理论,而是用通俗懂的普通语言,对学生们回答问题,同时也向莫言、范曾二位先生发问。

让我最感到惊讶的是,范曾老先生讲的一句话,那就是:不在“造诣”二字之上。具体是,当撒贝宁向范老师提及中央电视台现在三名著名主持人都在练书画,问范老师对他们三人的书画水平如何评价,他们的书画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造诣了?

我原想范老师一定会给予高度的评价的,因为,在此之前也曾听到过很多人谈起过这三位著名主持人的书画,据说一位主持人的书画都能卖到多少万元的价位了,就这样,还抢不到手呢!这说明这位主持人的书画水平极高,完全可以和全国最著名的书画家相提并论了,可没想到,范老先生竟是这样回答的:他们三位的画,我都看过,都不在“造诣”二字之上。

范老先生的回答引起了一阵的燥动,撒贝宁也颇感意外。但撒贝宁就是反应的快,马上便问:他们几位的书画水平在造诣之外能达到什么水平,何时才能进到造诣之内。范老先生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他们三人后期的努力了。看来按范老先生的标准来量,这能进到造诣之内,也是极为困难的啊!恐怕有些人一生也不会进到造诣之内的吧!

我之所以专写了这一节,是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这书画想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也是太难了。并非象以前我在老干部书画班里所听到的那样,这个人经过一番的努力可以达到画家的水平,那个人再经一段的努力也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似乎这些人已经进入到著名书画家行列了。现在拿他们的画和中央电视台的三名著名主持人的水平相比,我觉得还有一定的距离,又何谈什么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达到什么水平了呢!

记得当时有一位老兄,也是退休后才练的书画,他对我倒是很热情的,每每告诫我:你才四十多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说不定还能画出来呢!对于他的鼓励,我从来都是持反对意见的,每当说到这里的时侯,我总是这样回答他的:老兄!我来学习书画,也就是为了多一项爱好,多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多寻找一下自己的兴趣,看自己能否对书画感兴趣,能否在此方面有什么爱好。并非你所想像的那样,一定要学出个什么名堂来的。

我从书中也读到过这方面的问题,我知道每个行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都非轻而易举之事,每每是刚开始进步很快,但到了某一定的程度上就再也进步不了了,这书画就是其中的一门,记得我有一位同学,初中时就画得很好,为此,他高中也不上了,一门的心思扑在画画上了,但画了几十年,一张画也没有卖出去!也没有听说在国家、省内有什么大家之名,好在他还有一份文化馆的工作,否则,恐怕他早已不再练画了吧!

昨天听得范曾老师这么一说,我更感到书画行业之难啊!三位著名主持人的画都已经达到了那种水平了,范老师还说不在造诣二字上,自己的这种书画水平恐怕再练两辈子也不可能进入到造诣之内啊!所以啊!以后还是有着劲的练吧!只把它当做实在是没事时的一种调节情志的一种调料,别的就什么也不用再想了。

不过,对于练习还是要紧持不懈的进行下去的!虽然进不到造诣之内,但作为一种愉悦身心的方式,还是能有一定的益处的。

我是一定要走下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