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到小广场练拳时,天下着零星细雨。说是雨,但当我开始练拳时它已经不下了。因去时较晚,故而,几位练友已经在广场中各自练着各自的项目了。我今天是自去年十二月中旬以来第一次练单双杠,原想不会拉上几个的,但一经试验,顿觉还是可以的,一口气拉了八个引体向上,这比去年的这个时侯开始练时明显的增多了。之所以冬天时没练此项目,是因为冬天时杠实在是太凉了,手简直是不能触及。
待快要结束时,天才又零零星星的又下了起来,但它影响不了我照常的把所有拳术都练完才走。今天的小广场上又比昨天热闹了一些,几位老同事也都起了床,虽没有开始练拳,便他们已在口头上作出了决定:将于明天开始练拳。因他们停练了一个冬天,所以,他们中很多人已想不起套路了,他们决定明天开始,聚在一起仔细的回忆他们以前所学过的几套简单的拳术,至于能不能明天到齐,那只有等到明天再看了。
今天的雨下了一天,虽说不大,但总算是有点湿意了。也能暂时缓解一下庄稼的旱情了。同志们都认为我们这里是应该下雨的时侯了。
晚上因外面下雨,我便停止了今天到广场去散步了。于是,便完整的看了一个《焦点访谈》。今天所播的事情,是距我们不远的信阳市的淮滨县台上乡的移民情况。由于那时地处淮河流域,那里又地势低洼,稍下一点大点的雨,便会引起淮河水上涨,更会引起村落里发水。因为那里靠河而生,所以,历史上竟多次饱受淮河的侵袭,丝毫没有办法。二00八年,国家决定让其移民,每家补助了二万多元专用于移民,规定农民自己建造住房。可那里却又把此笔款给购了宅基地,说好的是让农民自己建房,可乡里又把此项目委托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了,结果是一家购新房得需二十几万元,这让世代都以耕种为业的农民,到那里去弄钱购买呢!有钱的人均购得了房子,没钱的人只能眼睁睁的坐在家中等待。他们想早一日搬出这是非之地,但就是没有钱用于搬迁。当记者询问到县里一专管部门时,那个领导还一口咬定村中的农村已全部搬迁了,且说是他亲眼所见到的,可他哪里知道,记者是先到那里采访之后,才来县里找他的啊!他的这番铿锵有力的回答,只能让他在全国人民面前显得瞎话说得也太理直气壮了。简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当着中央台的记者还一口咬定村民们全部都搬了,那要是对着其它的人员呢!还不知道这瞎话会说得又如何之真实呢!
这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也太随便了些吧!
0八年时我去过那里。
那次去也刚好是发过大水,不过我去的地方不是淮滨,而是对岸的陆沟。因为工作关系,当时也到了淮河的河床去看了一番,当时正值汛期,水流湍急,河道里充溢着浑水。据说当时陆沟到正阳的公路上积满了大水,救援的战士们用救生艇才能划到陆沟。我们去时水也是刚下去没几天,车是不能进入的,我们只得从那里步行到得陆沟。车便停在陆沟北的一个树荫下面。回来时仍然步行到此地点上车。当时的地段极端难行。可想而知,水太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啊!
今天在电视上看到了那片土地,不由得又使我勾起了前几年去那里的那段往事来。无须多谈,只谈今天的《焦点访谈》所讲之事,不知何时这些村民们能成功的搬离险地,能尽快的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
衷心希望他们能早日脱离险境,也希望有关部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快的把村民的安迁工作做到位,给村民一个安身立命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