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狐嫁女(读聊斋随笔)

(2012-02-17 23:04:16)
标签:

朱姓

历城

殷某

金杯

贵人

杂谈

    历城殷某,少年贫穷。他居住的城垣里有一富户,房屋井然,但因常有异事,故弃之不住,富户另盖新房而居,留下一院落空无人烟。一天殷和几位朋友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好事朋友便起哄说:谁敢到那富户的颓废的院落里睡上一晚上,我们便请他吃酒。这殷一听这话,便觉睡上一觉又有何妨呢!于是,他便不加考虑的说:我敢去睡,你们就等着请客吧!遂夹着一张破席走进了这个院落。
    初进时这个院落艾蒿遍地,杂草丛生,入院的小径也因年久无人行走,早被一些沙草覆盖,他借着上弦月光摸索着走进了前院,然后,他又勉强来到了后院,但看墙垣倾圮,树木杂乱且高大。他稍有怕意,但已至此,便无法再退回了,况且,几位朋友也都在门前等看他的动静呢!他怎能顿生退意呢!于是,他便壮着胆子坐在了庭院的台阶上,以观其变。
    上半夜并无变化,但等到下弦月斜西时,他顿觉疲惫,于是,眯缝着双眼,便想在台阶上小憩一会儿。这时,院内便开始杂乱起来,先是一婢女从前院走到后院,然后,便有一老者尾随婢女而入,此时忽然那婢女大叫了起来,她边叫边对老者说:台阶上有生人,你去看看是什么人。老者闻讯来到台阶,殷某假睡以观其变。但看那老者来到他跟前,对着他的脸仔佃的看了一下后,对那婢女说:不要大惊小怪,原来是殷天官,他是有头脸的人士,他能来咱这里是给咱添光啊!殷某听到这里,便假装咳嗽起来。那老者急忙来到他的跟前,对殷某说:您是贵人,是我们的尊客,今天我们打发小女出嫁,您恰好在这里,有你在这里,给我们增光不少啊!于是,便拉着殷某的手让其做为贵客。殷某只得效命。
    一会儿,一四十几岁的妇人从外院走入,那老者急忙拉着她给殷某介绍;这是拙荆。然后,又告诉妻子说:这位殷先生是咱们的贵人,他能来参加咱女儿的婚礼,实是我们的一大幸事啊!话音刚落,一婢女便急慌慌的从外面跑入,边跑边喊:来啦!来啦!
    一会儿,从外面被众婢女簇拥着一位少年才俊,老者趋步相迎。殷某观那少年面容红润,身康体健,大有美少年之风。暗想;不愧是大家的少爷啊!长得就是不同凡响啊!正思虑间,那老者便拉着那少年来到了他的跟前,老者给少年介绍说:这位是殷先生,是咱们的贵客。之后,便携女婿和殷某入座。殷某被尊为半个主家。
    一会儿,婢女由内跑到外面,附在老者耳畔低言数语后,只见老者急随婢女走入内院,一会儿功夫,他便把女儿带了出来。殷某观那女儿,粉红面皮,嫩白皮肤,窈窕身姿,妩媚迷人,真人间少有之美女啊!于是,叹服!
    酒席开始,一女婢拿出八只金杯,开始喝酒。先过数巡,老者始敬酒。随后新婿敬酒。此时,殷某思虑;我何不偷偷的放一只金杯作为证见,也好明天给他们证明啊!于是,他假装喝醉,把一只金杯藏入袖间,伏在桌上假睡。一会儿,酒席散尽,一女婢收拾器皿,见少了一只金杯,便对那老者说:少了一只金杯,莫不是这位贵客私放了起来吗!老者急呼:闭嘴!殷某是贵人,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再找找吧!真找不到也就算了。
    假睡的殷某又听了一会儿,不见了动静。便睁开双眼一看,哪里有什么人啊!自己竟是睡在一屋内,但四壁皆有酒肉之香气,此时东天微白,天将呈欲亮的态势,他低头看看自己袖中的物品,果然是一金杯。于是,他便走出院落。恰好,他的那几位朋友怕他晚间回家睡觉,早上又早来充数,便早早的来到了这破院子的门前等侯。
    他从院子里走出时,几位朋友还情疑他是回家睡觉又早早的来了。可他把袖中的金杯拿出让他们观赏,又讲述了夜中所见之事,他们几个便深信无疑了,因为,凭他的家资,根本不可能弄到这个酒杯的。
    几年后,殷某考中了进士,他被朝庭分发到离家千余里的地方去做了一方地方官。此地有一朱姓富商,此富商为这城中的首富。他一到任,这位朱姓富商便请他去家中做客。当他坐在朱姓富商的家中准备喝酒时,朱富商对家中的婢女说:去把我们祖上留下来的宝物取来,让贵客享用。一会儿,婢女端出一大方盒出来,脸色极为紧张,她惊异的对富商说了些什么,便见富商脸色一下子变了,然后,接过盒子,从盒了中拿出七只金杯,对殷某说:这几只杯子是我家祖上找专人打制的,专门存放在隐蔽之处,从没用过,今天你来我们这里,是我们的荣幸,故专拿出让你请用的,但不知却怎么少了一只。殷某接过此杯一看,其款式图案都与自己那年在破院里袖出的那只一样,便非常惊讶,之后,他对朱某说:既然是祖上留下的宝物,就应该让他完整的保留下来,这样吧!我家中也有一只这样的杯子,我把它送与你吧!
    酒后,他返回家中,取出自己的那只杯子,重新来到朱富商家中,把此杯和那七只杯子对比,果然,这只杯子就是和那七只配套的。朱富商不解的问其来历,殷某便把那年的经历告诉给了朱富商。二人共嗟呀!狐狸的能耐真大!能把千里之外的器具挪移过去使用,以后,再见到狐狸时还是当心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